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历史练习1.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在早期人类社会,各地劳动人民创造出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文化在传播与交流中不断发展。某学校准备举办主题为“世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的展览活动。(1)根据展品信息,将下列展品匹配相应的展馆。(填写字母)A《十二铜表法》B汉谟拉比法典C《罗马民法大全》D阿兹特克太阳历E有“0”数字符号的手稿(3世纪)F东汉织锦新疆博物馆藏G记载金字塔建造的莎草纸H玉米彩陶(7世纪)危地马拉出土(2)造纸术的出现与传播,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根据以下材料的提示,画出“中国造纸术的传播演变示意图”。材料从考古可知,在西汉已有植物纤维(麻类)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中国造纸术在2世纪便已传到越南,7世纪,通过朝鲜传入日本。丝绸之路是造纸术西传的桥梁,3世纪纸已传到西域地区,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中亚地区,后通过阿拉伯世界传入欧洲。人类交往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汇聚,升华的过程.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属于“桥梁”木身的各文明之间也是互动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的,从而产生了独特而灿烂的各种文化。——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3)概括上述《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材料中阐述的文化交流特征2.从沈括看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佑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变法,历任太子中允、……三司使等职。熙宁五年,淮南饥荒,沈括受命巡察,发放常平仓钱粮,疏通河渠。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后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从沈括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探究到中国古代的制度与国家治理的知识。(1)材料中,沈括嘉佑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是指A.科举考试应试中选B.进行官吏任期考核C.代表中央监察地方D.带领军队经略边疆(2)材料中,沈括任“三司使”一职位,主要职能是掌管A.财政B.军政C.考核D.监察(3)材料中,沈括“发放常平仓钱粮”。“常平仓”的主要职能是A.减免赋役B.储粮备荒C.推行教化D.维持治安(4)材料中,沈括“出知延州(今延安),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主要抵御A.蒙古B.金C.西夏D.吐蕃(5)沈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创作了A.《农政全书》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梦溪笔谈》(6)“嘉佑”是古代皇帝的年号。下列选项与上述用法相同的是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孝文帝改革D.光武中兴(7)沈括所处的时代特征有A.程朱理学受官方推崇B.社会门第观念淡化C.多民族政权并立,交融趋势加强D.城市商业繁荣,纸币全国通用(8)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制度与国家治理的知识,老师制作了一张时空坐标轴。请将以材料所叙的史事填入时空坐标轴中的相应位置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A.合并赋役,“量地计丁”,折收银两B.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然后一年分夏秋两次C.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D.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3.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英国史学家柯林武德说过:“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历史学的程序或方法根本上就在于解释证据。”材料一你们在这地区里已经亲眼见到工厂工人阶级的发展。这个阶级在几年前是不存在的;现在你们已经看到它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人数发展很快。许多人是来自耕种地区;许多是来自威尔斯、爱尔兰和苏格兰。他们为了高薪而抛弃别的行业来到纱厂。我记得一些鞋匠放下了自己的行业来学纺纱。我记得一些成衣匠、矿工、尤其是大量的农民都放下了他们的旧工作来学纺纱……。——1834年工厂调查委员会在博尔顿所搜集的证言材料二真正令人发指的,是现代社会对待大批穷人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