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质量监测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试卷2016.4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对于人类早期文明的总称有多种表达方式。下列最能体现欧洲中心视角的是A.四大文明古国B.农业文明C.古代东方D.大河文明2.属于“美索不达米亚强有力国王”历史功绩的是A.《吉尔伽美什》B.《汉穆拉比法典》C.《摩诃婆罗多》D.《荷马史诗》3.左图斜线部分为古代某帝国的疆域图,它当是A.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蒙古帝国D.奥斯曼帝国4.“由此,可以划分出三个职业集团的基础,这三个职业集团是:做工的,打仗的,祈祷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被严格地划分出来了。”材料所述等级现象主要存在于A.古代印度B.古代希腊C.古代伊斯兰世界D.中世纪西欧5.右面是某书中一个章的目录,该章最合适的标题是A.从“大同”到“小康”B.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C.中华帝国的初步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1、原始农耕:南稻北粟和姜寨遗址2、关于炎帝、黄帝的传说3、从“公天下”到“家天下”D.跨入信史时代的门槛6.“三位伟人和一部经书像事先约定了似的,在同一时段里一起生长出来,有如四根挺立的石柱,撑起了古代世界精神文明的大厦。”有学者这样描述四大古文明之间的关系。其中右下角方框内当填A.汉穆拉比B.孔子C.梭伦D.屋大维7.“铁器和马匹孕育出一个新兵种,人称‘骑兵’。农民的土地遭到罚没,随即提供给这个新兴的军事权贵阶层使用。”材料描述的很可能是A.封邦建国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8.以下历史概念中淡化价值判断的是A.楚汉战争B.文景之治C.靖康之耻D.康乾盛世9.“中华帝国中央集权及其官僚结构,从秦汉历经隋唐,而及于明清这三个历史阶段,几乎系于一根脉络。”“脉络”当是A.分封制B.君主制C.郡县制D.科举制10.“盖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事之衰,实始于此。”“帝”当指A.秦始皇B.汉武帝C.孝文帝D.忽必烈11.“铁骑争霸,踏出草原帝国新秩序;逐鹿中原,揭开中国历史新秩序;胡汉交融,构建华夏民族新面貌。”以下属于材料所述历史时期的事件是A.百家争鸣B.赤壁之战C.唐蕃会盟D.创置行省12.“为了基督而不得不屈尊剃度,为了普世而不得不尊孔从儒,为了传教而不得不屈膝面圣”的是A.孟子B.董仲舒C.利玛窦D.徐光启13.“江南(指江苏)、浙江、广东,每省只准设一马(即“码”)头,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马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时人评论的是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4.“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主其事者”有A.林则徐B.李鸿章C.康有为D.孙中山15.左侧漫画指向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16.“这种学理是十三经里没有的,但对于近代中国人所面临的变局却提供了一种易为局中人接受的解释。于是,西方的自然观在东来之后成了中国人独特的社会观。”材料评述的思想源于A.《时务报》B.《天演论》C.《民报》D.《新青年》17.“一种求生本能或王朝自救意识终于把一个油干灯枯的王朝推上了改革之路……以一种从未有过的姿态显示了曾经扑杀或仇视过变法的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变法决心。”“改革”当指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改订新约18.“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上述现象催生出A.中国的土地革命与抗日救亡运动B.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C.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D.中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