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金山、松江区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质量监测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试卷2016.4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第I卷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如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中国传统社会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在君与民的关系上,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董仲舒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两人的共同点是A.都体现了早期民主思想B.都不主张君权的过度膨胀C.都将君民置于同等地位D.都主张民众对君主的服从3.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由此汉初统治者A.废除分封制B.分封同姓王C.颁布推恩令D.设置尚书令4.“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A.批评直接民主制度B.主张依法治国C.赞扬君主专制制度D.推崇民主政治5.“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罗马法这一规定体现了A.保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原则B.注重人伦的原则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C.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D.公正合理的原则6.西方史著中,重视直接考察且被公认为是西方史学滥觞的是A.《荷马史诗》B.《罗摩衍那》C.《摩诃波罗多》D.《历史》7.司马迁在《史记》中既肯定了秦始皇的功绩,又指出其暴政。这符合刘知幾所提倡的A.史才B.史学C.史识D.史德8.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价值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罢黜百家政策推行使儒家经典成为知识分子的追捧B.科举制实施造成知识分子热衷于通过读书追求功名C.政府大兴文字狱造成知识分子不谈时政而埋头读书D.商品经济的发达促使商人积极从事和文化相关生意9.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10.王安石主政时认为当时时政有四大问题:“人材未练、财用不足、风俗未变、政令未出”,为解决“财用不足”他实施了①方田均税法②保甲法③均输法④科举新法A.①④B.③④C.①②D.①③11.南宋末年的名臣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写到:“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其中的“胡羯”指的是A.蒙古人B.女真人C.契丹人D.匈奴人12.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13.中国古代中央王朝一直重视对边远地区的管辖,以下机构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河西四郡②伊犁将军③安西都护府④澎湖巡检司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④③①D.④③①②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14.英国历史学家梅蓝德描述:“最初,领主在某一年偶然不需要一项劳役,就征收一便士或半便士,以代替一次或一天的劳役。之后,领主逐渐习惯每年征收定额的现金,以取代一定项目的劳役,但仍保留随时得恢复劳役的权利。最后,双方达成协定,允诺农民支付定额的现金,以取代一切劳役。”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阐述了欧洲封建制度瓦解的征兆B.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