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卷真知文案合同试题识归纳PPT等免下费载www.doc985.com2024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学校、班级,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书籍里的历史(24分)1.经历沧桑历史留存下来的典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书写着历史的演变。(一)书写材料与形式多样的中国古代书籍A光绪刊本《红楼梦》B晋写本《三国志》残卷C甲骨文上的红笔书写D木活字版印刷品,西夏文佛经E雕版印刷品《金刚经》F竹简《老子》(二)中国古代书籍官刻与私刻的印制形式材料一嘉靖初李濂云:书坊非举业不刊,市肆非举业不售,士子非举业不览。——(晚明)黄宗羲《明文海》材料二明代建阳书坊刻印了许多插图本书籍,如《三国志演义》《水浒传》《列国志》《西厢记》《唐三藏西游释厄传》《琵琶记》等。这些书的编排方式采用妇孺能懂的插图版式,最常见的是上图下文式,也有将图嵌于文中。——董伟峰《建阳坊刻业与明中后叶通俗小说的发展》材料三洪武三月丁未,命翰林儒臣修《女戒》。上谓学士朱升等曰:“治天下者,修身为本,正家小学、初中、高中各种卷真知文案合同试题识归纳PPT等免下费载www.doc985.com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明太祖实录》卷三一材料四永乐十二年,明成祖命人编纂《五经大全》《四书大全》和《性理大全书》,完成后作御制序里写到:“使家不异政,国不殊俗,大回淳古之风,以绍先王之统,以成熙皞之治”。——《明太宗实录》卷一六八(三)以书籍为媒介的文明交流图一《几何原本》(徐光启、利玛窦合译)图二《中国图说》(基歇尔著,阿姆斯特丹1677年版,拉丁语)(1)将上述书籍按其书写材料与形式出现的先后,完成以下排序。(填字母)C——()——()——()——()——A(2)以下说法有误的是()(单选)A.技术革新影响中国古代书籍书写载体及形式的演变B.写本的价值因难免存在抄写错误而低于刻本C.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奠定基础D.甲骨文、竹简、印刷书等勾连起中国古代书籍发展史(3)根据材料一、二,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双选)A.明代私人书坊侧重刊刻与科举相关书籍B.明代私人书坊刻书规模已超过官刻机构C.明代插图本书籍因普及文化知识之需而生D.明代私人书坊小说深受士大夫的喜爱(4)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明代官刻书籍的目的。(5)综合以上材料,如何看待书籍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答案】(1)①.F②.B③.E④.D(2)B(3)AC(4)目的:传播正统道德观念、统一思想;巩固统治秩序以及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5)作用:传承知识与文化;推动思想进步;能够唤起民众的意识,促进社会变革。【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F竹简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B晋朝写本《三国志》是在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E是在唐朝出现雕版印刷术后;D是在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故顺序是C—F—B—E—D—A。【小问2详解】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写本虽然可能存在抄写错误,但写本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写本往往是某一时期文化传承的重要见证,B项符合题意;在中国古代,随着技术的革新,书籍的书写载体和形式不断演变,说法正确,排小学、初中、高中各种卷真知文案合同试题识归纳PPT等免下费载www.doc985.com除A项;雕版印刷技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熟,它的一些技术经验、工艺流程等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奠定了基础,说法正确,排除C项;甲骨文是中国早期的文字记录形式,可以看作是书籍发展的源头之一;竹简是古代重要的书写载体,承载了大量的文化知识;印刷书则是随着印刷术的发明而出现的书籍形式,它们按照时间顺序勾连起中国古代书籍发展史,说法正确,排除D项。故选B项。【小问3详解】本题是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