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松江区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高三历史(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2024.12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1.官员选拔与管理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的必要前提。(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因时而异,几经嬗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结构示意图。A.科举B.九品正中C.察举①:____②:____③:____(2)中国古代王朝十分重视官员的管理。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史实有()(双选)A.秦汉推行“上计”制度B.唐朝首创了武举和殿试C.宋朝“取士不问家世”D.明朝设立都察院和六科(二)19世纪中后期,英国首先建立了文官制度。1.通过建立适当的考试系统,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成绩突出的公共服务人员可以得到晋升,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员可以得到最高奖励,以此鼓励公共服务人员勤勉的工作态度和进取心。——《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1854年)(3)根据材料,文官制度与科举制的共性之处有()(双选)A.考试录用B.注重才能C.治理高效D.稳定政权(三)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逐步走向公平科学。(4)请将下列事件与意义一一对应。(四)对于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有学者指出:我国历史上形式多样的选贤任能方式,自战国秦汉以后推动了阶级、阶层的流动,囊括了许多优秀人才服务于国家。……任能中的循名责实、严格考核与问责制,是管理人才、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用人不公、任人唯亲、任人唯近、用人体制涣散以至国家用人权力的丧失也是王朝不治而乱的历史教训。——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5)综上,从国家治理的视角谈谈你对官员选拔与管理的认识。【答案】(1)①.C.B.A②③(2)AD(3)AB(4)①B;A;C.②③(5)在国家治理中,建立公正、科学、严格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其中选拔机制也可以互相借鉴、学习。通过合理的选拔机制促进社会流动,选拔优秀人才,并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官员认真履行职责,能够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反之,若选拔和管理制度出现问题,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和政治问题,甚至导致国家的衰败。【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两汉时期实行征名士、举孝廉,是①察举制,C正确;魏晋南北朝,论人才,问中正,是②九品中正制,B正确;隋唐至清,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是③科举制,A正确。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问2详解】本题是多项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依据材料“中国古代王朝十分重视官员的管理”,结合所学秦汉时期,中央和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定期上呈计簿向中央汇报情况,称为“上计”“上计”制度有利于加强对官员的管理,A项正确;明朝设立都察院和六科,都察院和六科都是监察机构,有利于加强对官员的管理,D项正确。唐朝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属于科举制度的完善,与官员管理无关,排除B项;宋朝“取士不问家世”,属于科举制度的完善,与官员管理无关,排除C项。故本题选AD项。【小问3详解】本题是多项选择题。时空是19世纪中后期(英国)。根据材料“考试”“人才”“公共服务”“胜任工作”可知,这份报告是为建立常任文官制度而作,目的是选拔能够胜任公共服务工作的人才,认为应该通过公开竞争考试选拔人才,要建立完整的奖罚制度来激励文官的工作。因此,这份报告的核心思想是:考试录用,奖励能者。而科举制度就是通过考试来达到选贤举能的作用,因此文官制度与科举制度的共性之处是考试录用和注重才能,A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英国文官制度在治理效率、稳定政权方面的内容,且从材料内容无法推断出其与科举制在这两方面存在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