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质量监测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试卷2017.1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1-20题,每题2分,共40分)1.我国早期农耕文明形成南稻北粟格局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气候B.饮食习惯C.历史传统D.酋长喜好2.随着新生产工具的发明,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模式产生了。该模式出现在A.夏朝前期B.商朝后期C.西周前期D.春秋战国3.自汉代以来,政治与……的合力推动君主政体不断朝专制集权的方向发展。文中省略的应是A.经济B.军事C.法律D.道德4.右表是小王同学按照某专题整理的古代王朝表,表中的“?”应填上A.西汉B.隋朝C.北宋D.清朝5.为避免唐末五代以来武将拥兵篡位历史的重演,“新朝”皇帝登基后改弦更张,推行A.三省六部制B.刺史制度C.重文轻武国策D.行省制度6.“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该引文出自A.卢梭的《社会契约论》B.英国的《权利法案》C.美国的《独立宣言》D.法国的《人权宣言》7.在欧洲,最先开始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8.下列提纲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秦朝西晋?元朝A.俄国彼得一世改革B.俄国1861年改革C.日本明治维新D.大清戊戌变法9.19世纪前期,阻碍德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军国主义强大B.国内阶级矛盾尖锐C.政治四分五裂D.小农经济大量存在10.该国现代化进程与其国家统一、民族复兴进程合一,分裂与统一交替呈现。该国指A.美国B.法国C.日本D.德国11.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主题,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主要致力于A.政治现代化B.经济现代化C.军事现代化D.教育现代化12.有学者认为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社会并没有全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其主要历史依据是A.实行义务兵役制并同时组建常备军B.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并扶持高等教育C.重建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D.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和现代产业制度13.右图是某论文提纲,据此判断,该论文研究的时代是A.18世纪初期B.18世纪中期C.19世纪中期D.19世纪末20世纪初14.孙中山认为中国要避免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阶级分化、财富分配不公等问题,还应开展A.民族革命B.民生革命C.民主革命D.社会革命15.“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这里的“它”指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雅尔塔体系C.布雷顿森林体系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16.右列命令是针对哪一事件作出的反应A.四一二政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2、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3、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7.它先将德国一分为二,再将欧洲一分为二,最终将世界一分为二。此处“它”喻指A.凡尔赛和约B.雅尔塔格局C.修筑柏林墙D.马歇尔计划18.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从实际结果看”,该时期时间跨度是A.1949年—1952年B.1953年—1956年C.1949年—1956年D.1966年—1976年19.下列示意图中?处最合适的内容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欧洲共同体C.欧洲联盟D.独立国家联合体20.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进行A.体制改革B.拨乱反正C.经济建设D.对外开放二、简释题(21-22题,每题30分,共60分)21.中国现代化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光绪二年(1876年),李鸿章指出:“人皆震惊于添口(岸)之多……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复刘仲良中丞》(1)李鸿章认为当时的国人最担心什么?他自己又是怎么看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