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一模)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本题共20分)1.(20分)金属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应用十分广泛。(1)(单选)将一小块金属钠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C。A.饱和NaOH溶液:产生气体,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增小B.稀CuSO4溶液:产生气体,有紫红色物质析出C.MgCl2溶液:产生气体,生成白色沉淀D.NH4NO3溶液:产生无色无味气体(2)(单选)少量Na2O2与H2O反应生成H2O2和Na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Na2O2的电子式为B.H2O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C.H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1D.NaOH仅含离子键(3)(不定项选择)向某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2后,原溶液中所含的下列离子浓度会显著改变的是BCD。A.B.C.D.在C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已知:室温下Ksp[CE(OH)3]=4.0×10﹣38)Ⅰ: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Ⅱ: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4)CECl3蚀刻铜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E3++Cu=2CE2++Cu2+;过程Ⅰ分离得到固体的主要成分是Cu和CE。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5)过程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ECl2+Ca(OH)2═CE(OH)2↓+CaCl2,4CE(OH)2+O2+2H2O═4CE(OH)3;过程Ⅱ中调节溶液的pH为5,最终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为4.0×10﹣11mol•L﹣1。(列式计算)(6)有同学研究上述“过程Ⅱ”方案后,设计了下列方案: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使CE2+完全沉淀,过滤,小心加热沉淀直到水分蒸干,再灼烧到质量不再变化。假设现有200mL0.1mol•L﹣1CECl2溶液,按照上述操作,理想情况下,该同学应该得到的固体质量为1.6g;通过比较,说明石灰水—空气法与氢氧化钠—加热法相比的一个优点是石灰水﹣空气法成本较低。【分析】(1)A.钠能与水反应,则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水会减少,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还是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时,氢氧化钠饱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不变;B.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氢氧化铜;C.钠与水反应放热,碱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D.Na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氢氧化钠和铵盐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具有刺激性;(2)A.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B.H2O中氧原子的成键电子对是2,孤电子对是2,根据价层电子对为4,据此解答;C.H2O2中H显+1价,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为0;D.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3)向某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2后,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结合离子性质分析判断离子变化;(4)CECl3蚀刻铜箔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加入铁粉,铁置换铜离子生成单质铜;(5)结合pH计算氢氧根离子浓度,室温下Ksp[CE(OH)3]=4.0×10﹣38,据此计算铁离子浓度;(6)CECl2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使CE2+完全沉淀,生成氢氧化亚铁,过滤,小心加热沉淀,再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由于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最终所得固体为CE2O3,由CE原子守恒可知:n[CECl2]=2n(CE2O3),再根据m=nM计算;石灰水与空气均便宜易等。【解答】解:(1)A.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原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还是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不变,即溶液中OH﹣浓度不变,溶液的pH不变,有H2放出,故A错误;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B.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则不会观察到紫红色的铜析出,故B错误;C.Na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氢氧化钠和MgCl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有氢气放出,有白色沉淀生成,故C正确;D.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反应放热,氢氧化钠与NH4NO3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具有刺激性,故D错误;故答案为:C;(2)A.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A错误;B.H2O中氧原子的成键电子对是2,孤电子对是2,根据价层电子对为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其空间构型为V形,故B错误;C.H2O2中H显+1价,化合物中正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