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一、积累运用(10分)1.(5分)按要求填空。(1),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作者】《兰亭集序》)(3)杜甫的《蜀相》中的“,。”一联,叹其功之不能成,凭吊最深,赞誉诸葛武侯的同时也抒写了诗人自身的抱负。2.(2分)请为下则材料选择一项最适合的新闻标题()_________________2021年10月16日凌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灯火通明。灯火之外的暗夜里,隐没着无边无尽的广阔大地。比大地还要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加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与梦想——今天,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中国航天员乘神舟十三号再征太空,开始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这是充满勇气的探索,这是携着梦想的远征。A.少年需有凌云志不负黄河万古流B.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C.心在九天路在脚下D.月下棹神舟星夜赴天河3.(3分)以下不能用来证明“自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一系列跨越和突破。”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B.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又向前迈出一大步。C.航天时代以来,仅有苏联、俄罗斯、美国和中国掌握了独立自主的载人航天技术。D.我国将与各国继续开展国际合作,使中国空间站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室。二、阅读(70分)4.(16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道德的人是理性的吗?马湘一①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或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符合道德的行为看起来对自己较为不利,人们似乎不是基于理性,而是受内心强烈情感的推动,做出某种不顾个人利益,甚至自我牺牲的利他行为。但道德行为真是表面上“冲动”的代名词吗?真相没那么简单。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②从生物进化论观点来看,个人理性的终极价值在于进化优势。但自我牺牲的道德行为损害了个体的生存优势,为什么没被淘汰?有人用“亲缘选择理论”进行解释——即人类和动物会优先对自己的亲属做出利他的道德行为,优先照顾血亲同类,道德基因带来生存竞争优势,会使得拥有“道德基因”的族群具备遗传优势。但亲缘选择理论在动物界所能观察到的证据非常少,而人类的道德行为远超越血亲受益的范畴,这无法完全用亲缘选择理论来解释。③有人提出“自我牺牲基因假说”,即:一个族群被敌对群体消灭的威胁足够大时,如果个体为群体牺牲将增加群体存活可能,那么个体就会选择牺牲,其牺牲的成本也将从整体族群的存活里得到补偿;和平状态下,自我牺牲的基因就会逐渐消失;战争状态下,个体会留下更多的自我牺牲基因。④因而,从基因进化角度看,道德行为并不是完全非理性的,至少对群体生存大有裨益。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量而产生的投机行为,可为个人带来更多的利益,符合个人理性选择。那么,道德秩序为什么没有被个体基于理性动机的投机行为破坏呢?⑤此时,“利他惩罚机制”或许能说明问题。有一个“公共利益”的实验,分组进行游戏,每位组员拥有相同数量的筹码,经过一系列游戏,结束时以筹码多者胜。游戏开始,组员既可选择自己保留筹码,也可选择把筹码贡献到小组公共的罐子里,最后公共罐子里的筹码将加倍返还给每位组员。组员贡献越多,最后小组成员得到的回报也越大。但实验过程中,有人选择了保留自己的筹码而专门分享他人的贡献,这无疑是做划算的做法。实验设计了另一个环节:组员在游戏结束后可看到其他组员的贡献,并有权利行使惩罚。组员可以罚没未贡献成员的三个筹码,但惩罚对方的前提是必须拿出自己的一个筹码。这种惩罚行为无疑损害了惩罚者自己的个人利益,是不理性的,但结果表明,百分之八十受试者至少行使过一次这种看起来对自己并没有好处的惩罚。⑥而随着惩罚的实施,各组内投机行为均大幅度减少,团队合作快速提升。由此看来这种惩罚机制能促进诚实及合作等道德行为,道德规范的固化使群体受益。表面上,自我牺牲的利他惩罚是非理性的,因为不确定对方就此悔改,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