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静安区202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1)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论语•里仁》)(2)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_________》)(3)《荀子·劝学》的中心论点“_____”和文中成语___________相呼应,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2.按要求选择(1)上海地铁车厢内贴有“紧急出口”标识,并有提示语。如果你是地铁公司工作人员,在标识的说明文字“紧急出口在列车两端”这句话的下边再补写一句语意明确、要求概括的话,恰当的选项是()。A.紧急情况请快速撤离B.紧急情况请听从指挥C.紧急情况请向两头跑D.紧急情况请不要拥挤(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选项是()。①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②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③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④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⑤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真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A.①②③④⑤B.①⑤②④③C.②⑤①③④D.②①⑤④③二、阅读(70分)(一)(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语言生活书写时代编年史一历数70年中国语言生活大事,当首者应该是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普及和提高。当今中国,除了少数地方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用普通话进行沟通和交流。普通话已经成为真正的国家通用语言,成为中国语言生活中的语言主体。全国已基本形成普通话、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一起构成主体多样性的语言生活局面,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大的汉语方言区,双(多)语双(多)方言的交际模式成为社会语言生活的主流。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对此,有学者不无骄傲地欢呼,“中国两千年来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言同音”。的确,如果说两千多年前的“书同文”凭借统一的汉字记录传承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进程的话,那么,当代中国的“言同音”则为增进各民族和各地区的言语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了语言基础,它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其历史意义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不仅是口音上的“同”,书面上也有了更多的“通”。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5亿多人口中文盲率高达80%。新中国成立伊始就掀起的扫除文盲运动,使文盲率逐年下降,达到如今的4.08%,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从文盲到脱盲,改变了人们的语言生活。二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和多方言的国家,中国语言国情复杂,语言生活多样。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情况千差万别。随着普通话推广、外语教育普及以及语言接触频繁,双语双言的人越来越多。带有方音的普通话,普通话味儿的地方话等等,都呈现在语言生活中,活跃在语言生活中。从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看,国家通用语言是主体,各少数民族语言体现出多样性;从普通话和方言的角度来说,汉语普通话作为主体,同时又有方言的多样性。国家通用语言、民族语言和方言,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各得其位,各司其职。20世纪90年代,语言生态和方言保护问题进入我们的视野,随后,方言保护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进入新世纪,中央提出在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这是一个历史性突破,它从顶层设计上确定了中国语言生活主体化和多样性发展的宏观基调。与此同时,讲方言、方言比赛、方言文化进课堂等成了社会热点,方言资源网站和公众号越来越多,构成了当今中国语言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主体化和多样性发展还体现在中文跟外文的关系上。外语正不断地进入语言生活,外语广播不断地进入语言生活,外语广播电视、外文书刊数量有很大增加;外语词、外语穿插以及字母词的使用曾不断引发热议,常常成为中国语言生活的热点话题。海外华语也不断跟中国国家通用语言互动。以普通话为基础的海外华语在世界各地形成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