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2)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_________________》)(3)2022年10月12日,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宇航员萨曼萨•克里斯托福雷蒂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组太空摄影作品,并配上了王羲之所著《兰亭集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太空视角下所见的浩瀚之景。【答案】①.虽九死其犹未悔②.扪参历井仰胁息③.蜀道难④.仰观宇宙之大⑤.俯察品类之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和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犹”“扪”“胁”“蜀”“仰”“俯”“察”。2.按要求选择。(1)以下是某校高一年级学生阅读《乡土中国》之前设定的阅读“预期”,请依据你的阅读经验判断,不适合的一项是()A.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面貌以及文化特性。B.学习一些社会学研究中观察社会的途径方法。C.探究中国基层社会语言文字发展演变的规律。D.解决家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家庭既是传统伦理由以产生的土壤,又是传统伦理得以实践的核心机制。在古代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氏族母体孕育的血缘纽带一直藕断丝连、绵延不绝地贯穿在传统社会中,并取得自己的肯定性形式——“家庭”“家族”“宗族”。中国就不像西方诸民族那样从家庭到私产再到国家,而是从家庭到宗族再到国家,国家混合在家族里就成为所谓社稷。①但氏族关系始终没有彻底摧毁②原始社会的结构一直没有遇到足够的冲突得以转换③原始文明虽然逐渐萎缩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④血缘纽带始终没有碰到突发的机遇得以中断⑤社会形态也在不断交替A.④⑤②③①B.②④③⑤①C.②③①④⑤D.④②①③⑤【答案】(1)C(2)B【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能力。C.“探究中国基层社会语言文字发展演变的规律”错误。《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的讲稿,它尝试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它不是对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作者结合自己的见闻,从日常生活、规矩礼数、历史渊源等诸多方面,讲述了形成乡村人生活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提炼出如“差序格局”“礼治秩序”“长老统治”等概念,让读者由此更好地理解具体的乡土社会、乡土文化,以及这个长期影响、支配着中国乡土社会的独特运转体系。其中提到了“文字下乡”,但不是探究中国基层社会语言文字发展演变的规律。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衔接排序的能力。首先分析选项,②④的内容为并列关系,结合语境应是先说“原始社会的结构”,后说“血缘纽带”,据此排序②④;③“原始文明虽然逐渐萎缩”与“社会形态也在不断交替”为并列关系,根据③中的关联词“虽然”、①中的关联词“但”,可排序为③⑤①;据此排除ACD。故选B。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文艺对现实负责,并非其本身定义下必然使命,如果它必须负责,其责任也纯然一个自然、自由的抉择,而非隶属于任何与它无关的理念。文艺创造仅仅是内心心灵世界真实再现,它可以拥有现实的影子,也可以没有,或者仅仅是现实极模糊或远距离把握。文艺并不承担批判、责备或赞美的使命,一句话:文艺无立场。比如荷马史诗,你能理出它的是非善恶么?还有莎士比亚剧作、泰戈尔诗以及许多流传千古的作品都是如此,历史文学作品更如此,比如《圣经》旧约、新约,中国的《史记》、《汉书》等。②有人会立即反驳:《圣经》不正是传道的吗?不错,可同一部经书,历史上却扮过完全不同的角色,同一种信仰却生出完全不同的世界观。无怪费尔巴哈会说:《圣经》只有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