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一模试卷语文试卷Q2022.12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1)________________,治之于未乱。(《<老子>四章》)(2)何方圜之能周兮,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________》)(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神话传说,并以夸张的手法表现蜀道山势高峻、谷深水急的特点。【答案】①.为之于未有②.夫孰异道而相安③.离骚④.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⑤.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和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孰”,要理解字义去记忆。2.按要求选择。(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正确的一项是()一个好的小说并不满足于指向某种既定规则和既有答案,,,,,好迅速发现这种技巧并为之击节叫好。①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情节予以技巧性地表达②小说家并不是事先在生活中发现了新事物和新问题③再假设他的读者都是和他一样的小说家④它不被某种设定好的因果关系所束缚A.②③①④B.②④①③C.④②①③D.④①③②(2)《阿Q正传》中,阿Q在被同村的“闲人”欺负后,“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也是‘第一个’么?”以下和阿Q使用同样推理方式的一项是()A.《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B.《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认为:“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出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C.《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认为“四端”就好比“四体”,二者都是与生俱来的,人应该像四肢不断生长那样不断扩充自己的道德品质。D.《孔乙己》中,被短衣帮揭穿因偷书被打后,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答案】(1)C(2)D【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语段强调“一个好的小说”的特点,前文“并不满足于指向某种既定规则和既有答案”是从反面强调“一个好的小说”的特点,而衔接句中,只有④“它不被某种设定好的因果关系所束缚”与前文衔接密切,都是从同样的角度分析“一个好的小说”的特点,故④排在首位,排除AB;由①“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情节予以技巧性地表达”,③“再假设他的读者都是和他一样的小说家”可知,后面句子的陈述主题都是“小说家”,故②“小说家并不是事先在生活中发现了新事物和新问题”要排在①③的前面,排除D。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逻辑推理方式的能力。阿Q的逻辑方式是偷换概念(违背同一律)。状元的“第一个”和“自轻自贱”的第一个”不是一回事。A.强加因果。违背了充足理由律,祥林嫂“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死,不能构成她是“谬种”的充足理由。B.强加因果。“教师骑自行车”推不出“学生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的结论,理由站不住脚。C.孟子将“四端”比作人的“四体”,比喻人性中的善如同四肢一样是与生俱来的。于是推断出“人应该像四肢不断生长那样不断扩充自己的道德品质”的结论,使用了充足理由律。D.偷换概念,“偷”和“窃”是含义相近的两个词语,而在孔乙己看来,读书人偷书,就只能说成“窃”,明显违背了同一律。故选D。二、阅读70分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一)(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所讨论的问题虽是由农村经验入手,但其实涉及的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