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专题03社科文(论述类)阅读(基础题+提升题+创新题三位一体)2024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别用“常识”理解复杂世界万维钢①如果一个物理学家谈物理,哪怕他只是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做科普,外行一般也不太敢提出质疑。人们知道物理学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尖端科学,没经过多年训练的人胡乱说话只能闹笑话。可是当一个社会学家谈论社会问题的时候,哪怕他旁征博引了好多东西方先贤的经典理论,别人还是可以毫无压力地批评他。②这也许怪不得大众。实践表明,像政治学这样的软科学,其“专家”的实用程度很可能并不显著高于“砖家”。1984年,心理学家泰特洛克做了一个影响深远的研究。他调查284个专门以预测政治经济趋势为职业的政治学家,向他们提出各种预测问题,要求专家们对其中大多数问题——比如某个国家的未来政治自由状况,提供出现三种可能性(保持现状,加强或者减弱)的大致概率。总结发现专家的总成绩还不如索性把每个问题的三种可能性都均等的设为33%。也就是说,专家的预测水平还比不上直接抛硬币。更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专家对自己专业领域的预测得分居然比在自己专业外领域更差。③但社会科学并非无路可走,它可能正处在一个大发展的前夜。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像硬科学一样,依靠实验和数据。传统专家的预测之所以不行,是因为他们依赖的很多直观“常识”,其实是一厢情愿的想当然。事实上,哪怕一个最简陋的统计模型,也能比专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家预测得更好。④谈起社交网络,有人提出,一件东西要想在人群中流行开来,需要某些特别有影响力的关键人物在其中推波助澜。这些关键人物是社交网络中的节点,是普罗大众中的意见领袖。根据这个理论,扩大知名度的最好办法是找名人做广告。名人在微博上说一句话,应该比普通人的“口碑”重要得多。“关键人物”理论完美符合人们的思维常识。我们总是强调伟人对历史的推动,强调“一小撮”坏分子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强调明星对时尚潮流的引领。问题是,这个理论没有获得大规模统计实验的支持。⑤在现实生活中统计影响力非常困难,因为我们很难测量一个人是被谁影响的。现在微博、推特的出现给这种测量提供了可能。那么名人的影响力到底怎么样呢?有人使用统计模型根据第一个月的数据把那些粉丝众多,并且成功引发广泛传播的“关键人物”挑出来,然后看他们在第二个月中的表现。结果相当出人意料:这些人在第二个月再次引发广泛传播的可能性相当的随机。平均而言,“名人”的确比一般人更容易导致一条消息被广泛传播,但这个能力的实际效果起伏极大,一点都不可靠。⑥如果一个东西突然流行开来,我们的常识思维总是以为这个东西一定有特别出类拔萃之处,或者就是其幕后一定有推手。但推特上的研究表明所谓幕后推手其实并没有那么厉害。那么为什么某些书能够畅销,某些电影能够卖座,某些音乐能够上榜呢?完全是因为它们出类拔萃么?有研究表明,成功很可能主要是因为运气。⑦我们生活在一个彼此互相影响的社会。我们想起来去听一首歌,也许只不过因为朋友的推荐。我们想起来去看某个电影,也许只不过因为我们恰好在微博上跟随某人。我们总是习惯于把事情的成败归结为人的素质,归结为领袖人物,甚至归结为阴谋论,好像什么都是注定的一样,而事实却是很多事情只不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