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专题05诗歌鉴赏(基础题+提升题+创新题三位一体)2024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024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残菊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选自曹雪芹《红楼梦》)11.下列诗歌选集中,可能收录两诗的一项是()A.《红楼乐府集萃》B.《红楼近体选集》C.《红楼酬和诗选》D.《红楼闺怨诗集》12.刘熙载《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红楼梦》中往往借助人物作品,隐寓人物情趣性格及身世。请结合阅读积累推断两首诗歌的作者分别是(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A.《残菊》贾探春;《问菊》林黛玉B.《残菊》贾宝玉;《问菊》薛宝钗C.《残菊》薛宝钗;《问菊》贾探春D.《残菊》林黛玉;《问菊》贾宝玉13.《红楼梦》中借李纨之口评价众人的咏菊诗作,认为“《问菊》题目新,立意更新”,在最佳之列。请比较两首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答案】11.B12.A13.①就题目而言,《残菊》属于咏物诗作应有之意,属于对菊花开放最末阶段的情状等内容的题咏;《问菊》与菊对话,以追问形式跳出一般欣赏题咏的范围;②就立意而言,《残菊》由残菊时节自然引入人世之分离,立意平实;《问菊》题为问菊,实则通过问菊凸显菊之“孤标傲世”,同时,以问句寄予个人之情怀,传递个人不趋时从众的品性,少有知音的感慨,名为问,实则以问寄赞,以问寓情。【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体裁的能力。A.乐府诗是古体诗,而这两首诗是近体诗。B.近体诗,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这两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律诗。C.酬和诗,是诗人相互间应答酬谢所作的诗词,也称为唱和诗。也不符合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D.闺怨诗,是写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不符合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故选A。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残菊》颈联写人。“才自精明志自高”,作为一个有才能、有志气的女孩子,探春早已对家族中潜伏的危机有所认识,只是苦于无力回天。他日远嫁异乡,更使她日夜牵挂家中亲人,以至夜不能眠,听着窗外秋虫的叫声越来越弱,天空中,迟归的大雁迎着万里寒云缓缓飞翔,留下凄厉的哀鸣。在这幅阴冷的背景画面中,贾探春强打精神,安慰菊花,也安慰自己:“明年的秋天,还有相会的时刻,这只不过是暂时的分离,所以不必过于相思。”尾联“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表达了不必为花残而悲伤,“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的情怀,寄希望于未来的。在大观园里的所有少女中,探春是最积极的,面对残菊并不颓废。所以《残菊》的作者是贾探春。在这《问菊》首诗中,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林黛玉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性情。“圃露庭霜”就是《葬花吟》中说的“风刀霜剑”。荣府内种种恶浊的现象形成有形无形的刺激,使这个孤弱的少女整天陷于痛苦之中。“鸿归蛩病”映衬出她苦闷彷徨的心情。对黛玉来说,举世可谈者只有宝玉一人,然而碍于“礼教之大防”,几乎没有痛痛快快地畅叙衷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