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黄浦区2022年高考模拟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2.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1)___________,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___________》)(2)生乎吾前,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指出《离骚》兼有《国风》“___________”和《小雅》“___________”的特点。【答案】①.丞相祠堂何处寻②.蜀相③.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④.好色而不淫⑤.怨诽而不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祠、蜀、淫、诽。2.按要求选择。(1)下列新闻消息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昨日凌晨,泉州码头的一艘石化产品运输船发生泄露,69.1吨碳九产品漏入近海,造成水体污染。B.国庆节放假7天期间,从大数据看,全市各客运站,公路客运共发送旅客54.4万人。C.今天早晨8时30分左右,上海上空乌云密布,天黑似锅底,马路上的汽车开着车灯缓慢行驶。D.2月7日,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武大靖和任子威之间的一个动作,让无数网友破防了。(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百年来的中西古今文化之争,其理论上的争论焦点,差不多都落在传统问题上。八十年代重开文化大讨论,事实上也已经逐渐把这个问题推到了前台。从目前看来,国内外的许多论者似乎都持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所谓“反‘反传统’”的态度或倾向。这种倾向认为,尤其是近代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既然中国文化的“传统”已经出现了“断裂”,那么今日的任务自然也就是应该去弥补这种断裂,以“接上”中国文化的“传统”。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甘阳《传统、时间性与未来》①由于把“现代化”与“西化”不恰当地等同了起来②造成了所谓的文化传统的“断裂带”③以一种全盘否定的“反传统”态度来对待中国文化④因此在客观上“切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A.③②①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答案】(1)C(2)D【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得体能力。A.“泄露”,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句中用来说明运输船,不得体,改为“泄漏”(侧重液体流出来),以照应后语境“碳九产品漏入近海”;B.“客运共发送旅客54.4万人”不得体,因为其中会有重复上下船的旅客,改为“人次”,表示若干次人数的总和,可以把人数重复计算的,包括重复出现的人数,统计旅客数目用“人次”;D.表述不准确,“破防”为网络用语,表达情绪导向,意思是自己的心理防御被突破了,不符合语境,应该指网友受感动的情形,可以用“感动”“泪崩”或者“泪目”。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能力。上文主体对象为“近代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后面接他们的认知或表现,第①句是错误认知产生的原因,“由于把‘现代化’与‘西化’不恰当地等同了起来”,第③句是具体表现“以一种全盘否定的‘反传统’态度来对待中国文化”;接下来指出后果,第④句“因此在客观上‘切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第②句“造成了所谓的文化传统的‘断裂带’”,其中第④句中“因此”承接③,第②句中“造成”承接④。故选C。二、阅读70分(一)(14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中国民间谜语的源流特征与文化价值①民间谜语是民间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口头语言艺术的一种,是用寓意、比喻、象形、谐音等手法,来影射和暗示事物本来面目的一种独特民间文学体裁。它是一种利用谜面的语言描绘引导猜谜者的联想,从而推测出所指之事、物或文字的语言游戏形式,是汉语语言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