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黄浦区2022年高考模拟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2.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1)___________,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___________》)(2)生乎吾前,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指出《离骚》兼有《国风》“___________”和《小雅》“___________”的特点。2.按要求选择。(1)下列新闻消息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昨日凌晨,泉州码头的一艘石化产品运输船发生泄露,69.1吨碳九产品漏入近海,造成水体污染。B.国庆节放假7天期间,从大数据看,全市各客运站,公路客运共发送旅客54.4万人。C.今天早晨8时30分左右,上海上空乌云密布,天黑似锅底,马路上的汽车开着车灯缓慢行驶。D.2月7日,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武大靖和任子威之间的一个动作,让无数网友破防了。(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百年来的中西古今文化之争,其理论上的争论焦点,差不多都落在传统问题上。八十年代重开文化大讨论,事实上也已经逐渐把这个问题推到了前台。从目前看来,国内外的许多论者似乎都持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所谓“反‘反传统’”的态度或倾向。这种倾向认为,尤其是近代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既然中国文化的“传统”已经出现了“断裂”,那么今日的任务自然也就是应该去弥补这种断裂,以“接上”中国文化的“传统”。——甘阳《传统、时间性与未来》①由于把“现代化”与“西化”不恰当地等同了起来②造成了所谓的文化传统的“断裂带”③以一种全盘否定的“反传统”态度来对待中国文化④因此在客观上“切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A.③②①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二、阅读70分(一)(14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中国民间谜语的源流特征与文化价值①民间谜语是民间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口头语言艺术的一种,是用寓意、比喻、象形、谐音等手法,来影射和暗示事物本来面目的一种独特民间文学体裁。它是一种利用谜面的语言描绘引导猜谜者的联想,从而推测出所指之事、物或文字的语言游戏形式,是汉语语言智慧的结晶。谜语起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具有口头表达和匿名流传的特征。②关于民间谜语的起源,学者们历来说法不一。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提及:“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可见,春秋战国时期谜语便已现雏形。当时的谜语多反映民众生产生活实践,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其谜底是做弹弓,暗指制作和使用弹弓的过程。到了唐代,猜谜之风盛行,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将谜语作为一种娱乐游戏。谜语的制作方法更趋精巧、体裁特征日渐稳定,谜语的发展正在酝酿一个新的高峰。两宋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开始兴盛,民众文化需求扩大。猜谜形式不仅包括专业艺人在专门场所里进行的民间猜谜表演,而且出现大量适应市井文人生活的灯谜,谜语走向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元明清时期,谜事活动渐成大观,在当时文学作品中可窥见一斑。如曹雪芹《红楼梦》中有谜语二十八则,与作品内容相勾连,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③如今,民间谜语从内容到形式焕然一新,反映新时代特色、形式活泼、语言幽默的谜语大量涌现。各地还举办形式多样的元宵节灯谜活动、游园会等,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谜语活动中。谜语书籍出版的兴盛也促进了民间谜语的发展,使谜语这一民间文学形式得以传承并创新,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挥着它特殊的文化功用。④从民间谜语的发展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