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1.按要求填空。(1)无求生以害仁,。(《论语》七则)(2),苒苒物华休。(柳永《》)(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形象地与出了洞天石扉打开后仙境光辉灿烂、壮丽非凡的景象。二、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2.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抗击新冠肺炎,我们要有“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气概。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驰援武汉的广大医护人员的精神写照。C.疫情造成无数人居家或集中隔离,人们“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秋与秋冬”。D.开展线上学习,可以用“读书不觉己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激励学生。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现在我们不必削足适履,,,。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①或张冠李戴②颠倒欧美建筑的作用③改变生活来将就欧美的部署A.②①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①②③二、阅读(70分)4.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作文与运思朱光潜①作文章通常也叫做“写”文章,在西文中作家一向称“写家”,作品叫做“写品”。写须用手,故会在中文里有“眼高手低”之说。这种语文的习惯颇值得想一想。到底文章是“作”的还是“写”的呢?创造文学的动作是“用心”还是“用手”呢?②一般人作文往往不先将全部想好,拈一张稿纸,提笔就写,一直写将下去。他们在写一句之前,自然也得想一番,只是想一句写一句,想一段,写一段;上句未写成时,不知下句是什么,上段未写成时,不知下段是什么;到写得无可再写时,就自然终止。这种习惯养成时,“不假思索”而任笔写下去,写得不知所云,也是难免的事。文章“不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通”,大半是这样来的。③这是一个极端,另一个极端是把全部作品都在心里想好,写只是记录,像克罗齐派美学家所主张的。苏东坡记文与可画竹,说他先有“成竹在胸”,然后铺纸濡毫,一挥而就。“成竹在胸”手是成为“腹稿”的佳话。这种办法似乎是理想的,实际上很不易做到。第一,我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所能及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度,把几千字甚至几万字的文章都一字一句地记在心里,同时注意到每字每句每段的线索关联,并且还要一直向前思索,纵假定是可能,这种繁重的工作对于心力也未免是一种不必要的损耗。其次,想到一点意思,就必须把它写下来,否则那意思在心里只是游离不定。好比打仗,想出一个意思是夺取一块土地,把它写下来就像筑一座堡垒,可以把它守住,并且可以作进一步袭击的基础。第三,写自身是一个集中注意力的助力,既在写,心思就不易旁迁他涉。④我个人所采用的是一种折中办法。在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方八面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丟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个线索和次第,另取一张纸条,顺这个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这纲要写好了,文章的轮廓已具。每小标题成为一段的总纲。于是我依次第逐段写下去。写一段之先,把那一段的话大致想好,写一句之先,也把那一句的话大致想好。这样写下去时,像上面所说的,有时有新意思涌现,我马上就修改。一段还没有写妥时,我决不把它暂时摆下,继续写下去。⑤寻思是作文的第一步重要工作,思有思路,思路有畅通时也有蔽塞时。在蔽塞时,我们是否就应放下呢?⑥福楼拜有一封信札,写他著书的艰难说:“我今天弄得头昏脑晕,灰心丧气。我做了四个钟头,没有做出一句来。今天整天没有写成一行,虽然涂去了一百行。这工作真难!艺术啊,你是什么恶魔?为什么要这样咀嚼我们的心血?”但是大凡优秀的作品未始不从这种艰苦奋斗得来。元遗山与张仲杰论文诗说:“文章出苦心,谁以苦心为?”大作家看重“苦心”,于此可见。就我个人所能看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