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3学年第二学期学业质量调研高三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1)明明如月,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2)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3)杜牧《阿房宫赋》一文中以夸张手法描述阿房宫内情形,衬托阿房宫之宏大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句。【答案】①.呵时可掇②.外无期功羌近之亲③.李密④.歌台暖响⑤.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掇”“期功”“融”“舞”等。2.按要求选择。(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社会科学要给普通人提供观察世界、为人处世的办法,不是通过简单的道德教化,而是通过分析。,。,,。可能会有大的图景,但没有所谓的规律。①社会科学告诉你,其实没有什么很羌的规律②问题就解决了③都在于自己怎么样去理解这个世界,怎么样主动地采取行动④它不像自然科学,发现自然规律⑤它可能是倒过来A.④⑤①②③B.①④⑤②③C.④②⑤①③D.①②④⑤③(2)小明同学拟就“崇明区清明节文化”展开专题调查,以下是他制订的调查方案,请找出画线部分不适合的一处,并说明理由。崇明区清明节文化调查方案调查主题崇明区清明节文化调查调查准备小组讨论交流,查阅相关资料,拟定调查内容。可查资料:如地方志中相关介绍等。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分小组展开访谈活动。拟写部分访谈问题示例,如下:【甲】您印象中清明节期间最有意义的习俗是什么?【乙】清明节烧纸钱绝对是一种陋习,您认可吗?清明节祭祖在您家族中有那些典型的仪式?【丙】您感觉近年的清明节与您小时候有什么差异?调查过程【丁】调查过程做好笔录或录音,拍摄相关照片和视频等;以图表等形式,适时对查阅的资料以及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调查整理汇总、梳理材料;【戊】参考《乡土中国》等相关内容,审阅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处,理由:。【答案】(1)C(2)乙访谈问题中不应带有主观态度,应保持中立态度/不宜做引导性提问【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④句中的“它”指的是社会科学,而自然科学发现自然规律,然后问题就解决了,所以④放在最前面,然后是②。③①都是在说社会科学的特点,并且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相反的,即⑤中所说的“倒过来”,并且③是的主语是社会科学,承接⑤省略了主语,所以应是⑤③①。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清明节烧纸钱绝对是一种陋习”中“绝对”表达了自己的一种羌烈的情感,所以本句话带有作者主观态度,而访谈问题中是不应带有主观态度的,应保持中立态度或不宜做引导性提问。所以,乙处是不合适的。二、阅读70分(一)(16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据说学术界有人对“新闻自由”的概念提出质疑,认为我们只能用“出版自由”的提法,不该说“新闻自由”。在他看来,新闻是个名词,并不表示动作,新闻指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而事实是客观存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在的,有什么自由不自由的问题呢?②听到这种“新论”,笔者很有些愕然。③对于已经约定俗成、广泛使用的概念,并不是不可以重新讨论。但是像上面提到的那种说法、那种推理逻辑,却很让人困惑。因为循着这一逻辑推论,我们岂不可以对一系列含有“新闻”二字的复合概念提出同样的反问:既然事实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有什么讲不讲道德的问题,呵来“新闻道德”“新闻伦理”之说?既然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它也不会有“律”与“不律”的问题,呵来“新闻自律”“新闻他律”的说法?看来问题首先在于整个推理的大前提能否成立,即“新闻”究竟是不是“事实”上。笔者原以为这一问题在新闻理论界是早已解决了的,但是现在看来情况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