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3.本试卷共8页。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1)__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________》)(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3)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示自己将会报答皇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出师未捷身先死②.蜀相③.士不敢弯弓而报怨④.臣生当陨首⑤.死当结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和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易错字:“捷”“报”“陨”“结”。2.按要求作答。(1)以下选项中,小闵的语言得体的一项是()A.老师问:“小闵,你什么时候来我这背书呀?”小闵说:“我昨天不是已经背过了吗?”B.小闵发微信给老师:“语文老师您好,劳驾您帮我把这篇作文好好修改修改,行吗?”C.小闵问同班同学:“你这次体育测试成绩怎么样?立定跳远不会又没跳过两米吧?”D.小闵对同学们建议道:“有困难就去找老师,我敢断定老师是很乐意帮助我们的。”(2)将下列句子连句成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只有热爱阅读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价值②阅读是一种享受和学习的过程③通过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④我们应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A.③②④①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④③①②【答案】(1)D(2)C【解析】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我昨天不是已经背过了吗?”是反问句,对老师表达欠礼貌,不得体。B.“好好修改修改”使用叠词羌化语意,对老师多了要求的味道,不得体。C.“立定跳远不会又没跳过两米吧?”用双重否定加反问表意,含有对对方的能力的质疑,不得体。故选B。【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所给句子是关于“阅读”的内容,从语意上看,①“只有热爱阅读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价值”是谈阅读的收获,也是热爱阅读的理由;②“阅读是一种享受和学习的过程”是对阅读的理解;③“通过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是谈阅读的作用;④“我们应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出的要阅读的建议。由此分析,②是中心句,也是领起句,各句语意总体上是层进关系,先说阅读是什么,再说阅读的作用,最后提建议。①的“乐趣和价值”照应②的“享受和学习”,衔接最紧密。故可按照②①③④排序,符合此排序结果的是C。故选C。二、阅读70分(一)(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谣言一定是洪水猛兽吗?①汉代曾通过“举谣言”的方式来考核官员。民间歌谣说:“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朝廷由此推断时任太守张堪得民心,就派人去调查证实,后将其评定为好官,可见“谣言”本为中性词。似乎是到了近现代,人们才谈谣色变,必欲除之而后快,而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更让人们为谣言的泛滥而忧心忡忡。那么,谣言到底是不是洪水猛兽?互联网等新媒体到底会不会成为谣言的温床呢?②这首先需要弄清呵为谣言。就语境而言,谣言的最大特征在于其未经证实却广为流传;就内容而言,谣言折射出来的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假想;而就功能而言,谣言可以让个体消除疑虑、让集体解决问题。所以,有学者提出:谣言是在模糊或危险语境下产生的未经证实却正在流传的说法,它能够帮助人们弄清事实并控制风险。③如“可乐瓶中喝到异物”的谣言折射的是人们对工业化的恐惧,各类艾滋(艾滋西瓜、艾滋牙签、艾滋烧烤等等)谣言折射的是民众对卫生、治安、食安问题的担忧。在正确信息非常匮乏时,民众通过造谣传谣来释放焦虑,并进行自我教育。比如,艾滋谣言总是和血有关,民众从中获悉血液是艾滋病毒传播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