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上海市闵行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监测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3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题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位置;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积累运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1)____________,食野之苹。(曹操《短歌行》)(2)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____________。()(《陈情表》)(3)他蓬头垢面、行为怪异,成年累月地在家里玩“先锋派”绘画,和外界断绝了联系,有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味。【答案】①.呦呦鹿鸣②.犹蒙矜育③.李密④.(或)因寄所托⑤.放浪形骸之外【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呦、鹿、矜、骸。2.按要求做答。(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林黛玉进贾府时的言行有一个基本预设,就是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因为有这样的预设,所以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詹丹《重读<红楼梦>》)①以她的所见来与自己在家养成的习惯相比较②特别留意贾府中人的言行举止③以免授人笑柄④以便能够入乡随俗⑤及时纠正自己的言行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A.①④③②⑤B.②①⑤④③C.③④①②⑤D.⑤①③②④(2)以下“青少年文化生活”调查问卷中设计合理的一题是()1.上一周(2024年12月9日~15日)您的家人听、看沪剧的总次数是○0次○1-2次○3-4次○5次及以上2.您经常参加小区居委会组织的露天电影观看活动吗?○经常○不经常3.您的朋友中观看演唱会的人多吗?○多○不多4.有人大代表提议将每年12月17日设置为“上海阅读日”,您是否支持?○支持○不支持○不发表意见A.第1题B.第2题C.第3题D.第4题【答案】(1)B(2)D【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要使语段语意连贯,衔接自然,应当按照林黛玉对贾府的观察、分析、调整行为,最后达到目的的逻辑顺序。首先,林黛玉进贾府时要“留心在意”,因此最自然的动作是观察周围人的言行举止,对应②“特别留意贾府中人的言行举止”。接着,她要进行对比分析,这与自己的习惯对照,对应①“以她的所见来与自己在家养成的习惯相比较”。对比后再根据差异调整自己的行为,对应⑤“及时纠正自己的言行”。纠正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融入环境,对应④“以便能够入乡随俗”。最终,她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避免被嘲笑,对应③“以免授人笑柄”。按照这一顺序,语段的逻辑清晰且自然,符合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的需要。因此正确排序为:②①⑤④③。故选B。【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第4题的设计符合问卷调查的基本原则,问题明确,选项具体,将题目限制在“提出是否支持将每年12月17日设置为‘上海阅读日’”这一具体话题上,同时提供“支持”“不支持”和“不发表意见”三个清晰的选项,便于受访者表达态度,结果也易于统计和分析。相比之下,第1题和第2题涉及的内容(如听、看沪剧或参加露天电影活动)与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关联度不强,设计的对象可能不明确;第3题的问题“您的朋友中观看演唱会的人多吗?”难以量化和界定“多”与“不多”的具体标准,模糊的表述容易导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致调查结果失去科学性和参考价值。因此,第4题最符合问卷调查的设计规范。故选D。二、阅读(70分)(一)(17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各题。技术的人文本质吴国盛①动物的存在是按照自然界为它已经安排好的、给定的、既定的技能进行的,但是人缺乏先天的技能,他需要依靠工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