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劝学》)(2)____________,破灭之道也。(苏洵《________》)(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对大自然雄奇景象的赞叹,引出英雄豪杰的事迹。【答案】①.金就砺则利②.赂秦而力亏③.六国论④.江山如画⑤.一时多少豪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和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砺”“利”“赂”。2.按要求选择。(1)以下是青浦某中学高一学生阅读完《乡土中国》后归纳的阅读这类著作的策略,不适合的一项是()A.关照全篇来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述逻辑。B.分析日常生活描写,领悟作品社会意义。C.抓住核心概念,以找出概念之间的联系。D.梳理出作者所形成结论的相关研究思路。(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正确的一项是()元宇宙是一个以众多用户为中心的无限世界,,,,,它是一个源于科幻小说的概念,首创于1992年的小说《雪崩》。作品描写了现实与虚拟这两个既关联又分离的平行世界,现实中的人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以虚拟化身的形态投射在虚拟世界中。①也有被现实化的虚拟想象②而人们可以通过现实世界中的入口进入其中③一个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多维数字时空④里面既有基于实用目的被增强的现实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答案】(1)B(2)D【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选项内容,及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B.《乡土中国》是一部学术著作,其理论性强,其内容以理论、概念及相关阐述为主,没有“日常生活描写”,策略不对。故选B。【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首句对应“一个以众多用户为中心的无限世界”,应为③“一个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多维数字时空”;排除AB;“既有”“也有”对应,应是④①的顺序,排除C。故选D。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罗兰·巴特在《文之悦》里说:“文即织物。”对中国人来说,这很容易理解。《说文》释“文”的本义即“错画”。所以在中文里,文章被视为一种经纬交错之物,也就与别的文章有千丝万缕的牵连。根据互文性理论,任何文本都是由诸多前/潜文本中引出而重编的新的织品。②巴特所见的“织文”,何尝不就是王安石所讥议的“编事”?但是李商隐的高妙之处在于,他总是做得到“用旧合机”“用人若己”。他以一个统一的意思,让不同的文本像橘瓣一样聚焦,以己意与原典相发明,“化堆垛为云烟”。这两相发明的效用,在于作者互文的拼贴物,将其原有的更为丰富的内容带进了新的场合。③刘若愚曾就李商隐《锦瑟》一诗的众说纷纭写道:这首诗存在这么多论争,可见大多数读者都受到此诗的强烈影响,并且感觉到了诗中具体表现出来的某一境界,尽管在描述这个境界与形容对此一境界的反应时,他们会有很大差别。一些批评家可能误解了此一诗的境界的本质,错认了他们反应的缘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反应不真实。④我们试着从互文性角度理解这一问题。一个繁复的文本总是能够唤起读者的多重阅读体验,像刘若愚说的,他们的反应并非不真实,然而有一些反应没有正确缘由,这就是误读。尽管从“诗无达诂”的意义上说,没有哪种阅读不是误读,一如哈罗德·布鲁姆所说,没有哪种解释不是曲解。但读者寻找唯一正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确的解释的冲动绝不会停止。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十二曰:“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①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中国传统的笺注,大抵只注出处,认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