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省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4分)如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A.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上升趋势B.安徽农业生产规模与产值较高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解答】根据材料数据可知,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数量呈现增加的趋势,说明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上升趋势,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得出安徽农业生产规模和产值的数量,B选项排除。仅从安徽一地生产不能进而推出整个长江流域,C选项排除。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D选项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准确把握。2.(4分)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奋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C.梁启超意识到唤起国民的重要D.戊戌变法注重依靠民众力量【分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康有为借用经学外衣、利用孔子权威来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为维新变法提供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解答】本题材料提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康梁思想的相关知识,属于备考重点。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他把进化过程划分为三大阶段: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春秋之义,有理乱世,升平世,太平世”,而每一世都有他相应的政治制度,君主专政适于据乱世,君主立宪适于升平世,共和制度适于太平世。当人类从较低的社会层次发展到高层次,政府的形式也要相应改变。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在社会上引起极大轰动,被称为“思想界之大飓风”。3.(4分)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解答】材料中没有说明中国工商业不发达就不能实现民生主义,因此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民族民主革命的问题,因此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问题,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也不是孙中山这一时期的革命目标,因此D错误。从“…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可知,孙中山认为中国要防止出现西方国家类似的社会问题,必须要防微杜渐,实行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故本题选C项。故选:C。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点评】本题以孙中山的论述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4.(4分)如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解答】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因此A项错误。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因此C项错误。中国产业资本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国内局势而非国际局势,故D项错误。从图片可以看出外国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