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4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号称80万屯兵江北,周瑜率兵数万布防江南,大战(如图)一触即发。时值隆冬季节,北风呼啸。周瑜忧心忡忡,孔明密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里“东风”指()A.自西北吹向东南的风B.自东南吹向西北的风C.刘备统领的孙刘联军D.增援的船只及燃烧品【分析】本题以赤壁之战借东风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历史文化常识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可知:A、“东风”,从地理位置上看东风指的是从东南吹向西北的风,排除;B、208年隆冬时节,孙刘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对峙,长江两岸北风呼啸。孙刘联军在长江南,曹军在长江北。故孙刘联军攻曹必由南向北进攻,因此火攻之“东风”只能是从东南吹向西北的风,正确;C、由材料可知:周瑜统帅孙刘联军,排除;D、东风指的是风向,排除;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掌握:208年隆冬时节,孙刘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对峙,长江两岸北风呼啸。孙刘联军在长江南,曹军在长江北。故孙刘联军攻曹必由南向北进攻,因此火攻之“东风”只能是从东南吹向西北的风。2.(4分)《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张。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张: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天人感应,包括君权神授和仁政3.大一统4.发展了礼成为三纲五常。【解答】《春秋繁露》是董仲舒改造儒学的经典著作,核心内容是意在要求富不可骄、贫不至于忧生存。与“强制去富”“劫富”无关,故排除B、D项;材料内容从两方面阐释,不仅仅是济贫问题,故排除C项。故选:A。【点评】本题以《春秋繁露》的新材料为切入点,考查董仲舒的儒家思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内涵。3.(4分)《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人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考查唐代官营手工业的发展。【解答】依据题干材料“一人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体现了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和限制工种调整,故①错误,②正确。依据题干材料“工巧业作之子弟”、“传家技”体现了官营、世袭的特点,不是临时工人,故③正确,④错误。故B项正确。故选:B。【点评】官营手工业:(1)产生:西周时期(2)特点:①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职业世袭;②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致;③明代以前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3)优势: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精细分工与协作,工匠集中,管理严格,有利于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4)不足:不计成本,不入市场,供官府和贵族消费,缺乏竞争,采取强制劳动,超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经济剥削手段,激化矛盾。4.(4分)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受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分析】本题考查重农思想和儒学的发展,考查考生准确解读、运用材料信息的能力。【解答】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朱熹的历史地位,以及朱熹撰文的原意。朱熹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材料虽出自《漳州劝农文》,但内容“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都是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循规蹈矩。四个选项中,既体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