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3分)《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分析】本题主要根据题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出建造的王城大小,形状,门,路和设置都清晰明确,体现中正有序。【解答】A.中央集权到秦朝才形成。B.从材料中提取有效解题信息,建造的王城大小,形状,门,路和设置都清晰明确,体现中正有序。C.材料中虽然有宗庙和社稷,但没有体现“法祖。D.材料仅仅是对王城的建造进行描述没有体现君权神授,明确的提出君权神授是董仲舒。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西周政治制度和封建政治制度的了解,需要学生一定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2.(3分)《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掌握。【解答】商人不得购买土地(“名田”),是为了防止商人兼并土地,保护小农;违反禁令者,没收田地与财物。A项符合史实,但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材料体现对商人购买土地进行处罚,并不是加强商人户籍管理,排除C;B项也与材料含义无关。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通过史料阅读与分析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3.(3分)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考查汉到元中央集权制度的规律和趋势,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能力。【解答】秦汉至宋元,是地方的行政制度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比如郡县制度到行省制度,故A项正确。国家权力不存在转移的问题,只能君主权力不断地加强,故B选错误。宰相退出权力中心是明以后的事,而且元代还涉及一个宰相权力反弹的问题。故C项错误。自从秦代开创中央集权制以来,世卿世禄制已被打破,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在本题中的时间界定仅仅是自秦汉至宋元,并不包括明清时期。自秦汉至宋元,我国政治体制发展的趋势主要是中央集权不断地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地削弱: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对地方有效管理;汉朝时期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宋朝时期对地方的行政,经济,兵权都收归中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4.(3分)如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A.中书省B.内阁C.军机处D.礼部【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设军机处。军机处是雍正帝设立的,它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解答】清雍正以前,上谕一般是由内阁大学士或南书房的侍臣撰拟。雍正七年(1729)军机处设立后,上谕统由军机处撰拟。材料中“嘉庆皇帝”在雍正皇帝之后,所以撰拟者应是军机处。故选:C。【点评】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军机处,学生应掌握相关知识点。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5.(3分)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分析】本题考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意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从题干中抓住关键词时间1923年,人物陈独秀,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向俄国人学习,走俄国人的道路,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体现其新。故选B;武装革命以往都有无法体现革命新方向,排除A.民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