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省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4分)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A.B.C.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秦篆汉隶﹣﹣魏晋: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原因:主观:士人表达情意;客观:文具的改进)(王羲之“书圣”《兰亭序》)﹣﹣隋唐(风格多样):草书﹣﹣张旭、怀素;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宋四家(追求个性忽略法度)﹣﹣明代(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解答】根据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相关知识,A项为行书,B项为隶书,C项为小篆,D项为草书,只有D项草书符合“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标准。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图片的不同的字体。2.(4分)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A.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考查商代纺织业的发展情况。需要掌握中国古代纺织业发展历程。【解答】抓住题干时间“商代”,结合所学可知,商代有关纺织业的史实是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故C项正确。A项是汉代时期的,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B项是元朝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D项是汉代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故选:C。【点评】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历程:1、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距今四五千年,已出现丝织业。2、西周:出现平纹织物、斜纹提花织物。3、战国时期:丝织品种多、产量大。4、汉代:丝绸远销欧洲,有“丝国”之称。5、唐代:缂丝技术。6、宋末元初: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7、明清时期: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民营丝织业兴盛;使用花楼机;产品种类繁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4分)如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年代城镇人口(万人)农村人口(万人)1620300170018507202880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加强,并形成农业专业生产区域;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空前繁荣;对外贸易实行闭关政策。【解答】A.中国古代始终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B.通过表格中1850年与1620年城镇人口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城市经济规模扩大,故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B项正确;C.通过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农村人口在增加,说明农业经济在向前发展,故C项错误;D.从表格中不能看出人口增速全国领先,故D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表格中数据的分析能力。4.(4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直到19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西方国家先后两次发动鸦片战争,打败和侵入中国,中国内部又发生了历时14年终于失败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中国社会才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历史进入了它的近代时期。在近代中国,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曾经企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以促进中国的进步,摆脱贫穷落后挨打的局面。【解答】本题三个时间分别是指鸦片战争以后(19世纪4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以后(19世纪60年代)、从甲午战争至戊戌变法(19世纪90年代);A项不适合洋务运动,故A错误;B项是新文化运动,故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