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4×12分)1.(4分)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考点】12:西周的分封制;16: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分封制和秦朝的君主专制制度。考查学生对分封制、君主专制的内涵和外延的把握,理解两者之间的历史演进关系以及学生获取并解读信息,调用相关知识判断历史现象的能力。【解答】题干通过设定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这一历史事实为前提,提供了战国秦国和东方六国中有无等级差别现象的对比,说明这些现象反映的历史变化。A项与随着经济发展,各国进行改革废除井田制从而使分封制崩溃这一历史事实相悖,故排除。B选项中分封制下的等级关系的发展,分化了周王的权力,使周王室不再被诸侯尊重,这与君主集权是对立的,故排除。秦国的墓葬显示在东方六国还维护着以等级为突出特征的分封制度的时候,而秦国君主独尊之外无明显等级差别的时代,说明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故C项正确。D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因为早在春秋时期,东方六国中的齐国已经有不尊重周王而称霸一时的行为,这已经违反了分封制下诸侯对周王要尽的义务。故排除。故选:C。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比较熟知的两个历史概念分封制、君主专制,墓葬中的现象考生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题干中的引导语“这表明”体现了试题的思维力度,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整理出有效信息并以此为基础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各选项,而干扰选项中的历史描述与历史事实基本相反,比较容易排除,所以本题应属于中等难度,2.(4分)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考点】36:宋明理学;38: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主要考查儒学及其演变的历史,了解周孔之道与孔孟之道、宗法制度、仁政、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宋代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合称四书并为此作注解有密切关系,随着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学说,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考书目,孟子的地位也迅速上升,“孔孟之道”也成为理学的标志。故C项符合;A选项明显违背历史事实,中国的宗法血缘关系在整个封建社会都是维系统治的主要纽带而不是逐渐瓦解,故排除;B项仁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只能说明儒学的一脉相承的延续性,而不能说明它的变化,因此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中陆九渊的心学产于南宋,陆王心学作为一个学派兴起于明代,所以D项晚于这个变化。故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理解历史事实的能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且涉及到儒学发展史中两个阶段的比较,特别是一些考点的知识是隐性的,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把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的含义厘清且形成相应的关联。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3.(4分)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考点】48: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82:智者学派.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和智者学派。考查学生对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认知,获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辨别历史解释的能力。【解答】在分析A项时学生要把选项中的表达转换为“民主政体的产物”,这样学生就能把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与选项建立起关联,认识到在古代雅典为了争取自己的观点被更多的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