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3分)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考点】2X: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中禁止商人“衣丝乘车”到“假两千石”以及“倡乐”“奢侈”等信息说明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收到现实的挑战,故D正确;封建社会抑商政策一直没有改变,故A错误;BC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D。【点评】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2.(3分)东晋南朝诗人的作品在唐代成为模仿的对象。下列唐代诗人中,与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相近的是()A.陈子昂B.岑参C.王维D.李白【考点】3N:唐诗.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唐诗的相关知识。需要掌握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和唐朝唐诗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代表人物的风格。解题的关键是对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和唐朝唐诗代表人物的风格的识记。【解答】注意题干信息“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相近”,结合所学可知,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人,陈子昂、岑参是边塞诗人,不符合题意,故AB两项错误。王维是山水田园诗人,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歌代表,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唐诗的相关知识,考查对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和唐朝唐诗代表人物的风格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3.(3分)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考点】1S:明朝的内阁.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内阁制与前朝宰相制度的比较,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清楚宰相和明朝内阁的职权分别是什么。【解答】内阁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所以不能独立处理政事,不能任免官员以及直接管理地方事务;只能协助皇帝处理政事,这一点与唐朝宰相相同,故B项表述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明朝内阁制和前朝宰相制度的认识,明朝内阁制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内阁制度随着皇权的高度强化而建立,权利的来源,由君主所授予,对君权的制约作用有限。事无大小,内阁都要秉承君主的旨意行事,遂成为君主加强专制的工具,因此明代的君主专制比前代尤甚,助长了君主专制。4.(3分)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考点】2A: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解答】A.紧密结合题干中的“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就可知,在布匹生产加工环节中,松江以纺织成品为主,而芜湖以浆染环节为主,体现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故答案A最符合材料之意;B.对于B项来说,区域间的市场需求应指的是对商品的不同需求,而材料表述的是棉布产品生产加工的不同地区的不同环节,用各地区对商品的不同需求来解释商品的生产环节的不同地区,显然是“文不对题”;C.C项的解释不符合材料所表达的主要事实;D.D项在材料中根本没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