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2题,48分)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答案】B【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隶书学科网【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材料解读的角度考查了古代中国的书法这一知识点,“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是本题解题的题眼,然后运用所学知识作答就相当简单了。书法的书写形式分为篆、隶、草、行、楷五大类书体,这些书体都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形成和发展的。小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笔划圆转流畅,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复习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落实。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答案】C【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相矛盾【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君相之争材料的形式考查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是君主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主要由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部分组成,体现出君相矛盾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呈现出君主权力不断强化、宰相权力不断消弱和中央权力不断集中、地方权力不断消弱的两大趋势。本题材料从逆向思维角度出发考查要加强宰相权力,故解题时材料是答案的来源,不能一味地从所学知识出发。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耧机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答案】A【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生产方式【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材料解读的形式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小农经济的含义: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实行精耕细作;(3)土地制度: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4)经营方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地解读材料和熟练地运用基础知识。15.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来源:Zxxk.Com]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材料解读的形式考查国民大革命时期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一次次抗争和失败的艰辛历程中,认识到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对三民主义做出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蕴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国民革命的理论指导。本题若能正确地提取材料的有用信息并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正确解答并不困难。1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