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3.《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答案】C【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春秋时期诸子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分析与掌握,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正确理解,对诸子思想特点的认识与掌握。依据所学分析选项,“兼爱尚贤”是墨家的主张;“主权在民”是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以民为本”是儒家的主张,体现了题干内容“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的要求;“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主张。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答案】B【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宋时期的地方管理【名师点睛】本题从古代地方管理的角度设计题目,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区分地方管理与地方监察的不同及其联系。本题考查的是为防止地方势力坐大,中央政府所采取的有效措施,联系唐宋时期在地方管理上的其他有效措施,如宋代的重用文官等,综合分析认识其意义。[来源:学科网ZXXK]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来源:Z+xx+k.Com]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答案】B【考点定位】史料史观史法·史学观点·文明史观学科网【名师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之间关系发展进程及特点的分析与认识,解题的关键是用全面的观点分析认识近代以来的中西关系。故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适当地给学生传授一些历史理论、历史研究方法、历史史观等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等常用的知识,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来源:Z|xx|k.Com]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答案】A【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中体西用”【名师点睛】正确认识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紧扣题干时间“19世纪70年代”,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其性质分析解答此题。学生回答时注意联系所学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及其特征,每一个时期资本主义的对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外侵略由此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给中国所带来的影响。研究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这与题目的要求正好吻合。[来源:学科网ZXXK]17.图5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A.英国B.德国C.俄国D.日本【答案】D【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日本的侵华·日本在华势力的变化学科网【名师点睛】本题学生首先要注意时间,主要是从1871年至1921年,由此联系在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侵略的具体情况,如地位势力的消长,侵略具体内容的变化: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等;其次要注意曲线的总体趋势,第三要注意两个“节点”:一是1881年,一是1911年。再结合相关知识判断解答。18.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