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发现,二里头的宫城遗址中,二号宫庙与一号宫殿呈东西分布,二者各有一条南北向的轴线;偃师商城的宫城遗址也有“左庙右宫”及“双轴线”。这可以说明我国早期国家()A.血缘关系与权力中心相互维系B.祭祀制度日趋完备C.内服王畿与外服方国相互对立D.都城布局已成定式【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早期国家时期(中国)。二里头和偃师商城的宫城遗址都有宫庙与宫殿,且二者的分布(东西分布、“左庙右宫”)体现了其地位并重。宫庙主要用于祭祀和纪念祖先,体现了夏商统治者利用血缘关系来强化自身的统治。宫殿是处理政务的地点,体现的是世俗政治权力,宫庙与宫殿东西(左右)分布,说明我国早期国家“血缘关系与权力中心相互维系”,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祭祀制度本身的相关内容,不能推断出祭祀制度日趋完备,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宫城遗址的布局,无法说明内服与外服联系更为紧密,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后世王朝宫城的布局样式,无法确定都城布局是否已成定式,排除D项。故选A项。2.魏晋时期,地方撰写的有关名士和豪强的人物传记,是州郡长官了解地方社会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中正评定士人资品的主要依据之一。这反映了该时期()A.士人社会地位的提高B.历史书写对象的转移C.地方豪强势力的兴起D.国家治理方式的调适【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魏晋时期,地方主导撰写的人物传记不仅是地方郡守了解地方情况的凭借,也是团结和笼络本地士人的工具。随着九品中正制的确立,人物传记也成为政府认证士族的凭证,由于州中正裁定乡品的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政府开始干预和限制这种文本的书写,与此同时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互动过程中调整国家治理方式,适应地方势力上升的现实,力图强化中央权力,D项正确;士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只反映了材料部分信息,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国家治理政策的调整,排除A项;虽然人物传记是历史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书写的形式之一,但其书写对象并没有脱离中国传统史书记述的主体——统治阶层和士人群体,历史书写对象转移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地方豪强势力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兴起,排除C项。故选D项。3.唐代河朔地区藩镇割据的节度使,一度热衷于阅读《春秋》《左传》,并以春秋时期的诸侯自比。据此可知,当时()A.中央朝廷丧失权威B.儒家理念深入人心C.崇文抑武风气渐显D.一统秩序受到挑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热衷于阅读《春秋》《左传》,并以春秋时期的诸侯自比”可知,当时藩镇割据的节度使有称霸的野心,说明当时一统秩序受到挑战,D项正确;材料中节度使“以春秋时期的诸侯自比”,说明中央集权遭受冲击,不是丧失权威,排除A项;节度使“热衷于阅读《春秋》《左传》”不是因为儒家理念深入人心,是为了称霸的野心,排除B项;崇文抑武是宋朝的社会风气,唐朝节度使本身就是武将,排除C项。故选D项。4.“河西甸子”本用于指称产自中亚,经由西夏贩卖而来的绿松石,但在元人文献中,它也被用来指称直接从西亚商人处购得,名为“乞里马泥”(意为产自波斯起儿漫)的绿松石。这反映了元代()A.统治版图广大B.奢侈品需求旺盛C.丝绸之路畅通D.地理学成就突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材料中提到“河西甸子”绿松石既从中亚经西夏贩卖而来,又能从西亚商人处购得,这表明在元代,与中亚、西亚的贸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