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海南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Ⅰ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西藏地区考古资料显示:距今5000年前后的卡若遗址出现了粟的栽培和猪的饲养;在昌果沟遗址发现了距今3370年前后的炭化聚和上百粒青稞;在故如甲木和曲踏遗址发现了2-4世纪的茶叶、丝绸以及青铜与铁等金属制品遗存。这有力佐证了西藏地区()A.生态环境受到新物种引进的严重影响B.与其他地区存在持续的物质文化交流C.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D.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判断这是本质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为:距今5000年前后至2-4世纪(中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西藏地区的考古发现包括了粟、猪、青稞、茶叶、丝绸以及青铜与铁等物品,这些发现表明西藏与周边乃至更远地区存在着较为频繁的物质文化交流活动,B项正确;虽然材料中提到了外来作物如粟和青稞的出现,但没有具体证据显示它们对当地生态造成了显著影响,排除A项;题目中的考古发现主要集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及以后的时间段内,并未直接支持该选项的说法,故不选C项;虽然发现了青铜制品,但这不足以证明青铜铸造就是手工业生产的主导行业,且题目信息更多强调的是跨区域交流而非某一特定行业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2.狮子不是中国本土物种。有学者研究认为,狮子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为中国人所了解,其形象从汉代起扎根于中国艺术,代表有看门狮子、象征祥瑞的器物装饰以及狮子舞等,舞狮作为中国民间节庆常有的节目,也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见贤思齐的重要内涵B.兼收并蓄的基本特点C.崇德尚贤的思想理念D.自强不息的精神境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判断这是本质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时空为:战国时期至现代(中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狮子虽然不是中国本土物种,但自战国时期起就已为中国所了解,并且从汉代开始其形象深入到了中国艺术和文化中,如看门狮子、器物装饰以及舞狮等。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吸收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即兼收并蓄的基本特点,B项正确;“见贤思齐的重要内涵”是指向他人学习美德和优点,而题目中讨论的是对外国元素的文化接纳,而非个人道德修养上的追求,排除A项;“崇德尚贤的思想理念”指的是重视道德和个人才能的价值观,材料并未涉及对于特定人物品德或才能的推崇,排除C项;“自强不息的精神境界”描述了一种不断努力不懈的精神状态,题目中的核心在于对外来文化元素的接纳与融合,而不是强调持续的努力奋斗,排除D项。故选B项。3.隋末起义的领导者成分复杂,大致可分为乡民,贵胄大族、豪族官吏三类,起自民间者不占优势。起义从当初逃兵役、反暴政的行为演变为推翻朝的政治斗争。《唐会要》记“创业君臣,俱是贵族”。这说明()A.隋唐的选官制度发生了重要的转变B.唐初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斗争激烈C.隋唐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了新阶段D.唐初统治仍以士族地主为政治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判断这是本质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为:隋末至唐初(中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唐会要》中提到“创业君臣,俱是贵族”,并且题目指出隋末起义领导者成分复杂,但起自民间者并不占优势,最终推翻隋朝的多为贵族、贵胄大族及豪族官吏。这说明了在唐初建立政权时,主要依靠的是士族地主阶层的力量,D项正确;题目中并没有直接提及选官制度的变化情况,因此无法从给定信息中得出该结论,排除A项;虽然可以推测出存在一定的权力分配问题,但是题目主要强调的是参与创建唐朝的人员背景,并未具体描述内部权力斗争的情况,排除B项;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