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试卷总评】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有8道题目,每题4分共32分,第Ⅱ卷为综合题(46分),又分必做(36分)和选做(10分)两部分,满分78分。其中综合题必做包括两道综合题,选做包括三道题,学生作答时选择其中一道题(选择任何一道题作答,满分均为10分)。选择题1、2题考查的是流域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考查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考查对水循环和气候的影响,第2题考查对河流径流的影响,同一人类活动,考查多方面的影响,可以分辨出考生对知识掌握是否全面;涉及模块必修一和必修三。3、4题以我国的植被分布模型为背景材料,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3题考查差异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具体考查中国植被东西向地带性分布,第4题以我国南北方森林带东西宽度的差异为例考查影响植被分布的自然因素,考查考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属于必修一模块。5、6两题利用理想区域为背景,考查气温的日变化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属于模块必修一。7、8两题以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为背景材料,考查城市功能区布局及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模块分布为必修二。综合题26题则是典型的区域地理考查,以我国宁夏平原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必修三区域地理的研究方法,既考查自然地理,又考查人文地理,还同时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思想。具体分析第(1)题选择该区域典型地貌景观冲积扇,考查外力作用下地貌的形成过程,第(2)题则考查地形对局部气候的影响,两题属于必修一模块自然地理;第(3)题考查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第(4)题则考查农业区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从模块分析应属必修二农业生产。27题,以巴西甘蔗乙醇生产为切入点,考查世界大问题——能源问题和粮食问题,同时考查工业区位。第(1)题选择巴西乙醇生产,考查世界能源短缺、解决能源紧张状况的方法,同时考查了工业区位,第(2)题则以我国为代表,既考查能源问题,又考查粮食问题,重点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全面认识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模块来看,既涉及必修一中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涉及必修二工业区位,(2)题还涉及了必修二农业中的粮食问题。选做题32题为旅游模块,重点考查了主干知识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考查了必修三的可持续发展思想。33题为自然灾害模块,以泥石流为例考查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和危害,考查考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34题为环境保护模块,以我国华北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为材料,考查生态系统的环境功能和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考查考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本套卷优点较多。优点一:试题覆盖面较广。三本必修的主干知识都有所涉猎,必修一在选择题中有4道,综合题中有3小题,共42分,必修二在选择题中有2道,综合题中有2小题,共24分,同时考查必修三和必修一的有2道选择题,共12分,和一个大综合题26题,共24分,另有选修同时考查了必修三6分。从区域来看中国地理(宁夏)、世界地理(巴西)均有考查。优点二:重点考查主干知识,没有偏、难、怪题。分析本试卷不难看出,从选择题到综合题主要考查主干知识,即使是考查地球运动的第6题,考查的内容也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简单比较,符合新课改课程标准要求。优点三: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在题目设置中,有多处将地理知识有机融合进行综合考查,如综合题27第(1)小题,综合考查能源问题同时考查工业区位,第(2)小题既考查能源问题,又考查粮食问题,32题综合了旅游模块与必修三可持续发展,综合题26题更是将必修一、二、三进行大综合。优点四: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所要求的考生应具备的四种能力考查。如选择题3、4、7、8,综合题26题(1)、(2)既考查考生的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又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26题(1)考查了考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选修模块的32、33、34三个综合题对四种能力的考查体现得更充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