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页共32页2023-2024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九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1-10题每小题3分,11-15题每小题3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3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坚持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B.秸秆粉碎还田,增加农田肥料C.垃圾分类回收,减少资源浪费D.废弃电池深埋,防止土壤污染【答案】D【解答】解:A.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理念既能节约化石能源,故正确;B.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产生二氧化碳和无机盐,故正确;C.垃圾分类回收,能减少资源浪费,故正确;D.废弃电池进行深埋处理,电池中含有的重金属易污染土壤和水源,减少和防止土壤,利于保护生态;故选:D。2.(3分)塑料吸管降解的时间长达数百年,故“大米吸管”等可食用替代品快速发展。“大米吸管”主要成分在消化道中被分解的部位是()A.口腔和胃B.口腔和小肠C.胃和小肠D.小肠和大肠【答案】B【解答】解:“大米吸管”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所以“大米吸管”主要成分在消化道中被分解的部位是口腔和小肠。故选:B。3.(3分)如图所示的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给水加热B.压缩空气C.搓手取暖D.钻木取火浙考神墙620第11页共32页【答案】A【解答】解:A、给水加热,是热传递改变内能;B、压缩空气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搓手取暖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D、钻木取火,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与BCD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故A符合题意。故选:A。4.(3分)豆浆是许多人早餐的标配,豆浆的制作流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冷水泡豆B.磨豆制浆C.过滤豆渣D.燃柴煮浆【答案】D【解答】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A、冷水泡豆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B、磨豆制浆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C、过滤豆渣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D、燃柴煮浆的过程中伴随着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5.(3分)下列影响小麦生存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阳光B.温度C.害虫D.土壤【答案】C【解答】解: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土壤等,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温度,害虫属于环境中的生物因素。故选:C。6.(3分)跳水运动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如图所示,有关跳板跳水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用力下压跳板的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势能减小B.运动员被跳板向上弹起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C.运动员离开跳板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减小D.运动员从最高点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大【答案】C浙考神墙620第12页共32页【解答】解:A、运动员用力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增大;B、运动员被跳板向上弹起的过程中,高度变大,故B错误;C、运动员离开跳板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变小,故C正确;D、运动员从最高点下落的过程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故选:C。7.(3分)在“溶液酸碱性检验”活动中,测得校园土壤样品呈酸性,所记录的pH与下列数值最吻合的是()A.6B.7C.8D.9【答案】A【解答】解:在“溶液酸碱性检验”活动中,测得校园土壤样品呈酸性,A符合题意。故选:A。8.(3分)生活在上海市的小王同学去拉萨旅行,刚到高原的初期,他的血液中何种成分会明显增加()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无机盐【答案】A【解答】解: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生活在上海市的小王同学去拉萨旅行,他的血液中红细胞成分会明显增加,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故选:A。9.(3分)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不可逆的B.太阳能是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裂变释放的能量C.太阳能是未来的理想能源之一,是不可再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