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九年级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6页)2024年初中毕业生适应性考试语文亲爱的考生: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6页,17小题。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4.要求书写规范、工整,保持卷面整洁。一、学校开展“传承汉字文化”主题活动,请你参与。(68分)【活动缘起】网络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jiàn①▲盘代替了书写,音频、视频取代了原有的文字表达。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态,渐渐提笔忘字,“汉字失写症”màn②▲延。互联网已成为错别字的温床,“账与帐很多人分不清”“登陆和登录,也让人很抓狂”,这样的现象很常见,如右侧易错词词云图所示。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2分)jiàn①▲盘màn②▲延2.从上面词云图中,任选一个不规范用词加以改正,并从词义角度分析原因。(3分)示例:“帐号”改为“账号”,因为“贝”字旁与钱物有关,而“巾”字旁与纺织物有关,“账号”本用于金钱往来,所以应该是“贝”字旁。▲改为▲,因为▲【汉字溯源】在距今大约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地方,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范,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具备了简单文字的特征,学者们认为这可能是汉字的萌芽。汉字形成为系统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考古证实,在商朝早期,中国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现。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汉字比较】中国汉字与其他文明古国文字比较表文字出现时期数量字体状态中国汉字公元前3000年约4500个(甲骨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全世界至今有16亿人使用巴比伦楔形文字公元前3200年640个基本字刻符、岩画、文字画、图画字消失了2100年埃及圣书字公元前3000年2000多个符号碑铭体、僧侣体、大众体消失了500多年古印度哈拉巴文字公元前2300年500个符号印章文字消失了3800年欢迎关注公众号:浙考神墙620H九年级语文试题卷第2页(共6页)【汉字守护】传承中国文字,赓续汉字之美,需要我们规范使用汉字。传承、弘扬汉字文化,需要我们保持对汉字的热爱和敬畏,勤阅读、勤查询、勤书写,保持用笔书写的能力。保护与创新并行,助力汉字再次焕发生机。为了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汉字,国家和媒体都在积极开展对汉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时下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综艺节目深受大家的喜爱,也得到了广泛好评。这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我们对母语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尊严感。找准新技术与汉字之间的平衡点。随着IT技术的发展,在数码电子产品和传统的汉字书写这两方面,我们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因噎废食,我们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好平衡点,掌握一个“度”。讲好汉字故事,凝聚文化自信,需要我们走出去。熟练掌握母语,用母语骄傲地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再结合自身发展,学习多国语言,反过来更加促进我们的文化发展。【汉字热点】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近来,甲骨文这一“冷门绝学”热起来了。“3000年前的煮饭工具长什么样”“哪个字是甲骨文里的最萌表情包”,“甲骨文”的科普视频又“火”了。从“00后”讲解员编排甲骨文形体舞,到科普甲骨文的教育博主与小学生们交流甲骨文的视频登上热搜,再到演绎甲骨文的广播操在校园流行,究其原因,找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互联网时代丰富的传播手段,让刻印着民族精神密码的古老文字,成了鲜活知识,满足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由此可见,传统文化需要研究者,也需要普及者。利用更丰富的形式,更时尚的语言,让传统文化“大众化”,形成传承中华文明的社会氛围,才能让更多传统文化“火”下去。▲(摘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有删改)3.阅读【汉字比较】中的表格材料,写出表格反映的主要信息。(3分)浙考神墙6204.近来,甲骨文为何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