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第二课时科目: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六年级课时:第2课时提供者: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权力受到监督”是第7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第2课时,是在学生懂得了“权力行使有制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权力的行使要体现人民的利益,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知道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方式参与监督。因此,监督行政机关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这对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权力的意识和责任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1.知道我国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权利的行使职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必须加强监督。2.通过阅读、判断、讨论、模拟情境剧等多种学习方式,了解对权力监督的种类、途径和方法,认识国家机关要主动接受监督,了解我国已经形成并在逐步完善的制约机制。3.知道公民负有监督的责任,培养学生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意识和责任感。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通过对本单元第五课《国家机构有哪些》和本课第一课时“权力行使有边界”的学习,学生对行使国家权力,特别是对国家行政权力的行使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权利受到监督”这部分内容就显得较为轻松。教材选用了“行政机关如何受到监督”为实例,也是考虑到利用六年级学生相对熟悉的社会生活,通过以案说法,用判断、讨论等学生喜欢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尽可能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和接受力,从而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本课时在教学设计时,关注六年级学生与初中生活的基础和衔接关系,组织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感受,开展参观检察院的活动,认识检察院,了解检察机关的工作,懂得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主动创造条件接受监督。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中,利用交峰讨论、设计辩论、组织情境剧活动等,在问题解决中体会自己的监督责任,懂得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国家机关,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重点:知道我国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必须加强对权利行使监督。了解对权力监督的种类、途径和方法,认识国家机关要主动接受监督。难点:知道公民负有监督的责任,培养学生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意识和责任感。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演练,激发兴趣,解答困惑1.情景描述:常熟市人民代表大会正在举行。今天,我们带领学校的小记者团前去采访。会场外,人大代表王叔叔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出示情境图:教材P66)2.组织开展“我当小记者”活动。听听小记者们的提问。(播放录音)采访A:行政机关的权力都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所以它们怎么行使权力不用人管,是这样吗?采访B:如果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是不是要受到惩罚?采访C:人大代表审议政府的工作报告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吗?3.如果你也是一名小记者,你有同样的困惑吗?(预设:作为人大代表,你的责任有哪些呢?)1.学生模拟参加“我当小记者”活动。先认真聆听小记者的提问。2.模拟一名小记者,提出自己的困惑。预设:作为人大代表,你的责任有哪些呢?……3.学生讨论解答困惑。根据“小记者们”的困惑进行解答:预设A:行政机关的权力都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所以它们怎么行使权力要受到监督。预设B:如果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也要受到惩罚。预设C:人大代表审议政府的工作报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