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学目标:1、学生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违法侵权行为,能进行正确的判断,能进行坚决有效的斗争。2、让学生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3、懂得遇到法律问题找谁,怎样寻求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重点: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不同的法律维权方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难点:让学生树立起敢于斗争的意识。教学设计思路:由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案例导入,再利用人生AB剧的形式对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树立起敢于斗争,敢于打官司的意识:再通过对校园抢劫、敲诈事件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善于斗争;最后通过对情景的处理,巩固知识。教学过程:一、案例导入: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案例。二、出示案例:1、用第一人称的途述,将一则家庭暴力、孩子受到虐待的案例,呈现出来:我叫刘丽丽,今年12岁,爸妈离婚后,随爸爸和奶奶生活,爸爸经常赌博,且经常打孩子,我告诉了奶奶,奶奶叫我不要说,因为家丑不可外扬,上法院打官司不光彩。思考:你认为应不应该听奶奶的话?学生辩论继续案例:我没说,但爸爸更残忍了,经常无缘无故地打我,旧伤未好又添新疤。教师提醒:这就是家丑不可外扬的结果。从事件中可以看出,碰到这种事情,一定要敢于斗争,软弱和沉默只会使侵害人变本加厉。继续案例:他为什么这样?我该怎么办?学生讨论:寻找维权途径和维权机构途径:协商——投诉——上诉(打官司)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消协、居委会、妇联等继续案例:我去找妈妈,妈妈让我给妇联写信,希望你们能帮帮我。2、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归纳,得出关键是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是是否有勇气。3、案例:中小学生中80%的学生诉说身边存在“校园抢劫、敲诈”现象,18%的学生诉说自己曾遭遇过,但真正告诉老师、家长,寻求保护的却很少,因为怕遭到报复,所以决定“自认倒霉”。你认为应该怎么办?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归纳:勇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四情景:六年级学生小娅被一个流里流气的男青年截住,先是要与她交朋友,后来又让她资助点儿钱。周围没人,跑不掉,又敌不过他,怎么办。学生思考对策,要用机智摆脱。结果:利用胡同转悠,并最后把坏人带来了派出所。三、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危险在校园外中,有各种潜伏的危险。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注意到危险的存在,但如果危险一旦发生,将可能影响我们的一生。(一)拐卖、绑架儿童为什么要拐卖儿童?为什么要绑架儿童?为了钱,有的是因为自己本来没有小孩,想要小孩养老。被拐卖的儿童一般去哪了呢?人贩子拐卖儿童主要是将儿童卖到偏远地方,做别人的养子女,卖到工厂矿区里做苦力,有些还会被打残废,放在路边当乞丐,行乞赚钱。有些同学可能觉得,人贩子拐卖的只是年龄更小的小孩,实际上在拐卖的案件里头,二、三十岁的大人也会成为被拐卖的对象。绑架就是将小朋友绑起来,关起来,问家长拿钱,之后才能放人,有些犯人担心小朋友会透露自己的信息,可能会撕票,撕票的意思是,不论收不收到钱,都将小孩杀死。人贩子有几种拐骗的惯技,需要同学们注意:1.陌生人向你问路,你带不带?2.陌生人说顺路将你接送回家,你上不上车?3.陌生人拿饼干给你吃,你吃吗?拿果汁给你喝,你喝吗?4.有人强行将你抓走,怎么办?需要记得以下这些事:1.记住家人的手机号码、家庭住址2.夜晚之前需回家3.不贪小便宜,不吃陌生人食物4.不走人少的路5.不离家出走6.不一个人坐滴滴、的士7.不去网吧、KTV8.出现危险,往人多的地方去求助9.打电话报警,要讲清楚地点,附近的建筑(二)校园欺凌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校园欺凌是怎样的?同学们应该已经有初步的概念。一般表现为索要财物、拳打脚踢,摔跤,揪头发,抓耳朵,掰手指,更严重的有拍裸照、动刀子。我们先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存在校园欺凌?原因很复杂,有的同学刚开始只是想用恶作剧的方式,整蛊其他同学,但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欺负别人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