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二课时现在的中国现在的中国现在的中国现在的中国,早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了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和第一大进口国,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十分落后,毛泽东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建国之初思考对比一下建国初期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这些变化、发展、成就离不开谁的努力?【视频】新中国第一代建设者他们说:真值!时光穿梭机中国的发展与成就,离不开新中国第一代建设者们的努力,是他们,不求回报地为中国打下了稳固的地基,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一起乘坐时光机,回到过去,看看我们先辈们的付出吧!1954年12月25日,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建成通车,全长4360千米,将雪域高原与内地紧密连接。这是用鲜血和生命铺筑的公路,沿线长眠着为修路献出生命的3000多名烈士。10多万筑路大军卧冰雪、斗严寒,以简陋的施工机具在青藏高原上修通了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历史小镜头历史小镜头青藏公路1956年7月13日,中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历史小镜头历史小镜头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下线自力更生扬眉吐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踏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广大人民群众满怀激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国工业发展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如第一辆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座长江大桥、第一只电子管……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全所未有的成就。小组合作:中国故事讲述者请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新中国成立后石油、核力量、航天技术三个方面的其中一个方面,讲一讲它的发展故事。中国故事讲述者——摘掉“贫油”帽子新中国成立时,国内消费的石油几乎全部依靠进口。自强不息的中国地质学家通过深入研究,发现我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随着1959年9月26日大庆第一口井喷油,以及胜利、大港等一批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得以改写,从此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中国故事讲述者——摘掉“贫油”帽子“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铁人王进喜的铮铮誓言,也是以他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献身精神的突出表现。1960年5月的一天,油田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并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为了搅拌水泥,王进喜毅然跃进齐腰深的泥浆池中,随后,七八个工人也跟着跳了进去。工人们奋战了三个多小时,终于控制住了井喷。王进喜不怕苦,不怕累,勇于献身,被称为“铁人”。王进喜中国故事讲述者——摘掉“贫油”帽子李四光是我国的地质学家。根据他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相继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这些油田的发现彻底推翻了“中国贫油”的论点,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中国故事讲述者——震惊世界的核力量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保卫国家、捍卫和平的核力量。而这些都离不开我国国防科技人员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刻苦攻关的精神,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让中国人有了自己“铁的脊梁骨”!中国故事讲述者——震惊世界的核力量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取得了博士学位,他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1958年,他接受国家最高机密任务秘密研制原子弹。从此,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连家人也不知他的去向,一直奋战在我国西部荒漠中的核基地。在一次航投试验中,原子弹意外摔裂。邓稼先明知危险,却一个人跑上前去亲自查看,导致身体受到核辐射的致命伤害。他忘我地工作,和许多著名科学家同心协力,攻破一道又一道科学难关,终于为祖国点燃了那饱含着我国科学家智慧和力量的神奇之火。1986年7月29日,他临终前仍然关心着尖端武器方面的研究,并叮嘱:“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中国故事讲述者——航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