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的传递者第一课时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三年级下爱心的传递者第一课时视频:爱的奉献小小分享会1、你从这首歌当中听懂了什么?2、“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你愿意献出这点爱吗?2004年的最后一天,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掏出5万元现金,说要向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工作人员在开具捐款收据时,他们说,自己是很平凡的人,做的事也很微小,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如果非要留下什么名字的话,就写上“微尘”好啦。工作人员联想起以前“微尘”这个名字的出现,去查找有关记录,发现这两位市民曾为新疆地震灾区捐款5000元,为抗击非典捐万元,还多次救助贫困患病儿童和福利院孤儿,署名都是“微尘”。“微尘”是谁?“微尘”在哪里?一时间,大家都在寻找。寻找微尘结果,一个“微尘”还没找到,众多“微尘”却涌现了出来:2005年第一天,青岛红十字会的大门刚打开,一位捐款人走了进来,捐献500元并署名“微尘”。十余名大学生拿着自己的生活费赶到街头募捐点,说自己是“微尘”。一位母亲抱着3岁的儿子,向募捐箱里塞进孩子的压岁钱说:“孩子也当小‘微尘’。”记者想采访他们,凡是能联系到“微尘”个体,都明确表示不愿公开露面。工作人员陈敏说。截至目前,青岛市红十字会收到的上千笔捐款中,很多捐助者都署名“微尘”。小小讨论会“微尘”是什么?“微尘”在哪里呢?“微尘”微尘,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群体,频繁出现在青岛市各种公益活动中;微尘,是一个关爱他人的符号,以它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岛城的大街小巷;微尘,是一段记录城市文明的断章,不仅是为它所助的朋友,还有数以百计千计为它所感染的人。2005年6月15日,微尘标志、徽章及相关资料被青岛市档案局永久收藏。“微尘”是一个个热爱着公益、传递着爱心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微尘”,我们每个人都是“微尘”。我们都是“微尘”爱心小镜头1、说一说,你得到过别人什么关心或帮助?你当时有何感受?2、回想一下,你曾经给过别人什么关心或帮助?我们一起走吧!我来帮您开门。糟了,我忘带彩笔了。用我的吧!老爷爷,您请坐!我们每个人都曾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也曾对他人伸出援手。我们每个人都是爱心的传递者。我们都有爱心大爱人间无偿献血捐资助学抗震救灾阅读角师范实习时,我接手的班负责学校大厅的卫生。清晨,学生要把大厅的地砖拖干净。几天后,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厅有一条地砖知道快上课前,才由一个学生拖干净。我决定以身作则,就从学生手中接过拖把,把那条地拖得很干净,旁边男生红着脸站在那儿,我以为他是不好意思,可没想到他说:“老师,那条地砖先不要拖。”“先不拖?为什么?”我问,他没吭声,转身跑回教室,拿来一块干抹布,几乎是跪在地上擦水。这时,学校的大门开了,图书室的徐阿姨拄着拐杖走了进来。我一下子明白了。一场车祸让徐阿姨架起了双拐。那一阵儿,她常会在大厅摔倒。因为,她上班时,学生们刚拖完地,拐杖敲在湿地上,太滑了。后来,有同学出了个主义:每天拖地时,留条小路先不拖,等徐阿姨走过后再拖。从那以后,徐阿姨很少在学校大厅摔跤了。他们在偷懒吗?小讨论1、他们在偷懒吗?2、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小小分享会你也曾经得到过这样不着痕迹的关爱吗?或者你也曾经这样不着痕迹地关爱别人?还是你曾见到别人这样不找痕迹地关爱别人?是怎样的故事呢?有一段时间,班主任的咽喉炎又发作了,上课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咳嗽。那段时间,班里最调皮的明明,每天上课之前都会给班主任准备一杯热水放在讲台上,他还号召大家认真听讲不要开小差。班里有个孩子因为生病要治疗,所以剃光了头发,他觉得很丢人所以十分自卑。班主任发现以后,悄悄和我们做了一个约定,那段时间,我们班里的同学都会带着各式各样的帽子上课。关爱就在我们身边。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则是不露痕迹的,需要留心才能发现。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细节处体验和感受他人的关爱。小小提示你认识他吗?雷锋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他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在他短短22年的生命了,他做了无数的好事。因此,人们都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