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公共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公共生活观念、良好的公共行为方式,以及关爱、同情的社会性情感是学生作为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公共道德。通过了解,三年级学生有初步的公共生活经验但学生的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还比较薄弱,在关爱的内涵、关爱方式上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教育。因此,学生公共生活素养是有待提升的,本单元的教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教材中“我们的公共生活”是依据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我们的社区生活”的要求进行编写的,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公共观念和规则意识,引导学生认识规则的意义,以及公共设施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并能把爱护公共设施的行为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相互关爱的社会情感,知道以尊重他人人格、满足他人所需的关爱方式,才是对他人真正的关爱。围绕“公共生活”这一主题,紧扣教学目标,教材设计了《大家的“朋友”》《生活离不开规则》《爱心的传递者》三课内容,从公共生活中具体的“物”,过渡到抽象的公共生活规范,最后落脚在充满关爱精神的公共生活上,以递进的方式丰富学生对公共生活的认知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从学生熟悉的、公共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入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手,引导学生认识公共设施对人们生活的价值,帮助学生真正做到爱护公共设施;其次,在认识公共设施的基础上,学习抽象的公共规则帮助学生理解规则的意义,使学生形成无论在何种生活处境下,都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态度;最后,将本单元内容落脚在关爱、同情的社会性情感上,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讲文明、守秩序、懂关爱的公共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整个单元的逻辑结构,围绕“公共生活”的主题,以具象、抽象、社会性情感的递进关系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并爱护公共设施,培养讲规则的公共意识,形成关爱他人的社会性情感,全面实现单元教育目标。具体对应的是《大家的“朋友”》、《生活离不开规则》、《爱心的传递者》三课。第8课《大家的“朋友”》中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认识我们的朋友”。教材以具有童趣的拟人化手法,采用自述的表现方式让学生懂得公共设施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并通过“知识窗”的介绍让学生对什么是公共设施有了基本的认识。(补图)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善待我们的朋友”,目的是引导学生懂得人人都应爱护公共设施,并知道怎样爱护公共设施,以及理解为什么要爱护公共设施。教材仍然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公共设施被损坏的现状。“阅读角”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公共设施被破坏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引导学生进行公共设施被损坏的调查,并将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与相关的法律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如果发现公共设施已损坏,可与哪些部门联系。(补图)第9课《生活离不开规则》中的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生活处处有规则”,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游戏活动,让学生从中体验规则的意义,再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规则,认识到如果没有规则,生活将会出现混乱、不公,有时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守规则要自觉”,教材呈现了几个有典型意义的情境:好朋友不守规则时该怎样做;许多人都不守规则时该怎样做;无人监督的时候,自己该怎样做。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做出判断与选择,最终能认识到,遵守规则要靠自觉。第10课《爱心的传递者》中的第一个板块话题是“我们都有爱心”,教材通过图片让学生回忆自己关爱他人和被人关爱的经历;“阅读角”的故事讲述了生活中隐藏的关爱,最后呈现了雷锋热心助人的小故事。用正面事例引导学生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善于帮助别人”,教材用了校园生活中关爱他人却遭拒绝的事例,和在社会生活中关爱他人却没有考虑他人真实需求的事例,让学生意识到关爱他人也是一门学问,需要一些方法和智慧。教材中的“小贴士”介绍了一些关爱他人的注意事项。“阅读角”是班主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