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有礼貌第1节第三单元过好校园生活(统编版)一年级上第1课时目录1234567素养目标新知导入新知讲解课堂练习课堂总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1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树立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的价值观。道德素养: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以礼待人的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健康的交往态度。法治观念:理解礼貌行为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社会公共秩序的一部分,初步建立法治与道德相辅相成的观念。健全人格:通过礼貌教育,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成长,培养自信、友善、谦逊等健全人格特质。责任意识:认识到作为社会成员,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增强在公共场合展现良好礼仪的责任感。2新知导入采用“情境导入法”,展示一段缺乏礼貌与充满礼貌的对比视频,引导学生讨论两种情境下人物感受的差异,本课学习课题《对人有礼貌》3新知讲解板块一:礼貌暖人心1.理论讲解:简述礼貌的定义、作用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礼貌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2.经验分享:活动一:“礼貌故事分享会”。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因礼貌行为而感到温暖的故事,学生感受礼貌带来的正面影响。小组讨论:“这样也有礼貌,你能感受到温暖吗?”通过具体案例,如微笑、道谢、谦让等,讨论并识别其中的礼貌元素及其带来的情感共鸣。3.情境模拟:设计几个日常生活场景(如超市排队、公交车上让座、与同学发生误会等),分角色扮演,展示正确的礼貌行为,加深对礼貌应用的理解。4课堂练习1.案例分析:案例一:小明向老师问好时说:“老师早!”这是礼貌行为,因为小明使用了尊称并表达了问候,体现了对老师的尊重。案例二:小红不小心碰到同学的书本,只是说了声:“哎,你书掉了。”这是不礼貌的,她应该道歉并帮忙捡起,如:“对不起,我不小心碰到你的书了,我帮你捡起来。”这样更能体现歉意和友好。4课堂练习2.礼貌用语接龙:老师:“请”字开头,请大家轮流说出一个礼貌用语。学生A:“请问,我可以借你的笔吗?”学生B:“当然可以,请拿好。”学生C:“谢谢,你真是太好了。请问,厕所在哪里?”填空题:1.吃饭时,我们应该保持______,细嚼慢咽,不发出过大的声音。2.当别人帮你夹菜时,我们应该说:“______,谢谢!”3.用餐结束后,我们应该帮助家人一起______,养成良好的习惯。4课堂练习5课堂总结本课重点强调了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的黄金价值!它如同阳光,温暖人心,搭建起理解与尊重的桥梁。孩子们,记住,一句简单的“请”和“谢谢”,能让友谊之花更加绚烂;耐心倾听,展现尊重,能让沟通无碍。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对家人、朋友还是老师,都积极践行礼貌行为,做那个笑容可掬、言语得体的小天使。这样,你们不仅会成为有教养的小榜样,更会成为大家心中最受欢迎的小太阳!6作业布置1.说一说自己一周内实践礼貌行为的小故事,并反思其带来的变化。2.观察并记录家庭或社区中值得学习的礼貌行为,下周课堂分享。7板书设计11.对人有礼貌礼貌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