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物的家园》教案教学目标:理解栖息地的含义。能列举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的事例。能列举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的事例,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深入理解栖息地的含义,并举出相关事例。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地球图片)同学们,大屏幕上这个美丽的蔚蓝色的星球大家一定认识,对,这是地球,我们人类就居住在地球上,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同时,它还是各种动植物生存的家园,也就是说地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二)引导观察、思考,发现生物必须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出示四幅图片)同学们认识图片上的这些动物吗?它们叫什么名字?你在哪里见过?(企鹅、狮子、小鸟、海龟)那你知道大自然中的它们分别住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吗?(南极、草原、树林海洋)这些环境中除了这四种动物外还生活着其它的生物吗?还有哪些动物或植物吗?(三)研究分析生物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建构栖息地的概念1、下面老师想带同学们到另一个环境中看一看(出示图片),非洲的大草原上面,有很多动物和植物都生活在那里。2、先来找一找在草原上有哪些生物,(牛、羊、小虫子、狼、树、草)有哪些非生物?(阳光、空气、土壤、水份)3、那现在你能说一说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为什么吗?(为生物的生长生存和繁殖提供了食物、水、庇护所),是的像这样的生活环境科学上把它称为生物的栖息地。(四)“栖息地”知识的应用1、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生物的栖息地,你能说一说你所知道的生物的栖息地吗?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你能找到下列生物的栖息地吗?3、是的,在不同的栖息地上生活着不同的生物。(五)环境保护教育1、同学们看这是谁?它的栖息地在哪儿?2、请看这张照片,这是我过长江中特有的一种淡水鲸类,白鳍豚是恒温动物,用肺呼吸,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白鳍豚在长江中已经生活了2500年。比我们人类还要早1000多万年,体长2米左右,白鳍豚是中国独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数量极为稀少,濒临绝迹。白鳍豚形态漂亮,被誉为“长江女神”。由于人类对长江的过度开发和污染,使得它们的数量在上个世纪里急速下降。科学家们指出,长江中的白鳍豚处于食物链顶端,没有任何天敌,因此其消失不可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是酷捕滥捞、水上运输、污染物排放等人类活动致使白鳍豚消失的。2002年7月14日,世界上唯一一头人工饲养的白鳍豚“淇淇”存活了22年后,终因年老体衰在武汉的中科院水生所去世。2007年8月8日,中科院宣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其实像这种生物栖息地遭到人类破坏的事例还有很多,每当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的心里总是很难受,孩子们你们有什么感想吗?是啊!地球是我们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让我们共同保护它!板书设计:1寻找生物的家园非生物: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栖息地生物:树、草、牛、羊、马、小虫子(等)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