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2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第9课昼夜交替1.教学内容昼夜交替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探索其成因是天文学研究的开端。本课围绕昼夜交替现象展开,通过科学阅读、模拟实验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探索地球自转运动的历程。本课教学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阅读活动,主要是认识昼夜交替现象及人类认识昼夜现象的历程。首先通过读图认识昼夜现象,引发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思考,再通过阅读文字,了解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历程。第二部分是探究活动,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现象,探索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原因。第三部分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地球自转现象。第四部分通过读图和讨论,理解地球绕着地轴在自转。2.教学目标将昼夜变化的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联系起来,知道地球每天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知道地球自转轴及自转的周期、方向等。了解人类由天动到地动的探索地球自转的历程。3.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及其规律。难点:分析模拟实验和实际天体运动之间的联系。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太阳东升西落视频。学生分组材料:手电筒、地球仪。教学过程一、单元导入出示课本25页的一首小诗:每个白天都要落进黑夜,每个黑夜都将迎来白天,昼夜之间交错着最美的句点日月循环周而复始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学生自由朗读这首小诗,说一说这首小诗的内容。预设:这首小诗描写的是地球上昼夜交替的现象。教师引导:地球上昼夜交替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对植物和动物又有哪些影响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究这个方面的问题。板书课题: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二、导入新课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人类的祖先在很早之前就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昼夜交替的问题。板书课题:9.昼夜交替三、学习新课活动1:认识昼夜交替现象出示课本26页上海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说一说这两幅图片分别展示的是什么时候的上海?预设:左边这幅图展示的是白天的上海,右边这幅图展示的是上海的夜景。教师引导:清晨,太阳缓缓升起,傍晚,太阳又慢慢落下。昼夜交替,周而复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下面我们继续交流。活动2: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教师引导: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的出现?在很早很早以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就开始了这个问题的思考,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出示课本26页下面三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说明,初步了解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预设:图片1,是古代中国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古代中国人认为,太阳是住在东海上的一只三足金乌,于是就把金乌出来看作是白天,把金乌休息时看作是夜晚。图片2,是古希腊一些学者对昼夜现象的解释。一些古希腊学者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动,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夜晚。图片3,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对昼夜现象的解释。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绕地球转,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讨论问题: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解,在以上三种解释中,你认为哪一种解释较为合理?预设: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比较合理。事实上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教师小结:我们现在都知道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不过在16世纪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是非常不容易的。活动3:模拟实验活动实验一:模拟昼夜现象出示课本27页上面的一幅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且读一读上面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实验活动所需的材料、方法步骤及注意点。全班交流实验材料:手电筒、地球仪等等。实验方法:1.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上的中国。2.观察地球仪的向光面和背光面。3.在地球仪上找一找,哪些国家和中国一样正处于白天,哪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