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3.发霉与防霉【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建立拥有防霉手段对人类生成生活具有必要性的认知。知道现有的防霉技术手段。(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的高年段要求。7.5地球上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17.2认识生活中保温、防霉、防锈等技术的应用【教材分析】本课围绕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霉,按照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认知结构,展开三个主要活动。第一个活动,安排学生先后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不同物品上的霉斑的外显形态和内在结构,发现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第二个活动,也是本课的主活动,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在学生以往经历科学探究的基础上,教材在此部分呈现出一个探究物品发霉条件的参考方案,并借助卡通人物之口给予提示,引导学生作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以及得出实验结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究能力,并为下一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第三个活动,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一些防霉方法,启发学生对探究结果加以应用,同时,鼓励学生思考常见防霉方法的依据,将科学与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2课时的情况下教材使用情况如上,在1课时的前提下,可以调换第二个、第三个活动的顺序。【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首次接触“控制变量”实验设计,思维、方法、流程需要进一步熟练;“探究发霉条件”需要长周期观察、验证;学生持续观察、实验的习惯尚未养成。但是学生对于发霉现象和发霉条件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对发霉现象有比较浓厚的探究欲望。从生命视角思考“霉菌的生长”与防霉的观念待进一步强化。【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在比较观察到的现象中,说出不同物体上霉斑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2.通过科学探究,在比较现象中发现物体发霉的条件。3.能运用探究结果,针对具体情况说明防霉方法的依据。科学探究:1.学会设计对比实验。科学态度:1.培养学生敢于试错的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建立拥有防霉手段对人类生存生活具有必要性的认知。2.知道现成的防霉技术手段。【教学重点】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教学难点】在指定探究方案时,组合出不同的条件进行验证。【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至少两种发霉的物体,显微镜,放大镜,记录单等。【教学过程设计】为引导学生初次体验完整科学探究方案设计,将教材内容分为四个环节进行了结构化改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造:(1)导入环节,创设“霉菌”情境,唤起生活经验,聚焦研究的问题;(2)观察环节,观察不同实物霉菌,归纳霉菌的相同与不同点;(3)思维环节,通过生活中的防霉手段推测发霉条件,做出假设;(4)探究环节,课堂上集体完成控制变量实验设计,课后完成观察、验证。本课建议2课时:第1课时完成上述过程任务;第2课时拟安排在连续观察(一周)之后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交流、总结。探究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究意图一、情境导入1.谈话:每年的梅雨季节,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位客人。看看这些场景,你们熟悉吗?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特点?2.交流:我们确定物品已经“发霉”的依据是什么?这些物品有哪些特征?3.追问: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哪些场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