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江苏省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张妮【教材分析】“植物适应环境”是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十八个主要概念之一,其涵盖内容丰富,包括建构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概念,理解植物能够适应其所在的环境。举例说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本课教材围绕植物形态与环境的关系,采用先整体后具体的内容编排方式,展开两部分的内容。通过认识五种形态各异的植物特点,直观分析学生植物形态,认识到自然界的植物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关注到植物的根、茎和叶存在很大的区别。再从四种环境的特点进行认知,寻找到适合上述五种植物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匹配思考,引领学生认识到植物的形态与其生存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聚焦到两种植物的叶上面,第一层次是比较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叶片的光滑程度和厚度,获得直观的感知;第二次层次是比较两种植物的落叶情况,探讨植物的叶的情况是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的。最后对于常青植物不落叶产生质疑并设计解疑方案,将科学研究引入更深层次,从而认识到落叶植物和不落叶植物适应寒冷环境的不同机制。【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已经对科学有较浓的学习兴趣,能够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活动。对于植物的科学知识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一年级通过学习《动物和植物》了解了自然界中植物的多样性,为本课的第一个活动做了知识背景的铺垫;二年级学习了《土壤与生命》,认知到植物生存的外部条件,对本课的第二个认识不同的环境特点夯实了基础。但是很少有学生知道关注到植物的形态特点,特别是叶和茎的形态差异,与环境的一一对应关系,其实是适应环境的结果。运用眼睛和皮肤(手)两种感官观察植物的叶,是三年级学生已有的科学探究技能,但是如何将获得的观察结果与秋冬寒冷环境特点联系起来分析,从而理解不同环境里的植物这个主题是学生本课要达到的彼岸。学生在理解科学核心概念后还要能设计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为实践研究常青植物是否落叶制定计划。【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2.发现冬青和杨树应对严寒的方法。科学探究: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1.能讨论植物和环境的图片等资料分析出植物适应环境。2.能运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并描述出冬青树和杨树树叶的不同点。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植物适应环境的探究兴趣。2.能以探究现象为依据,设计可行性的探究方案。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自然界中植物和环境的相互影响。2.意识到植物是适应自然界的产物。【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冬青树和杨树的叶子,发现冬青和杨树应对严寒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实验记录单和放大镜。学生材料:冬青树叶和杨树树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地球是个充满生机的星球,你知道最多的生物是什么?学生:植物。2.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些植物的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让学生能在轻松的话题讨论下进行植物话题的科学学习。]二、植物的形态1.师:仔细观察5种植物并小组讨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第一轮:1号→2号,3号→4号第二轮:2号→3号,4号→1号;(教学策略:循环赛讨论)2.全班汇报交流①水瓶树生1:水瓶树像个水瓶,很高,内部空心,储水。生2:树干较粗,叶少,树枝短。师:同学们都关注到水瓶树的叶和茎了,谁能完整描述下水瓶树的茎和叶?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师生总结:少树叶,大肚皮。师:它们的茎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叶是什么样子的?②巨人柱生:巨人柱无树枝,会长刺,生活在沙漠里(及时追问,纠正),用叶子保存水分;内部水分充足。师出示巨人柱的茎和叶的放大图。师:谁对巨人柱的刺有了解?小组讨论交流,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师生总结:巨人柱的茎高大呈柱状为了储水(根分布广却浅),刺状叶是为了减少水分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