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空气有质量【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的第二课,通过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都具有质量,从而意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对物质有一定的质量的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将是学生关于空气概念发展的一次提升。本节课有三部分内容:一、用平衡尺来证实空气是有质量的。二、用电子秤称量皮球的质量来证明空气是否有质量。三、了解人类认识空气有质量的历程。【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空气确实存在,对空气的特性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前一课的学习也了解到空气占据空间,学生对空气这种物质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学生潜意识中对空气是否有质量,认知可能存在误区,“重量和质量”等概念模糊。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学科不久,新的课程标准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兴趣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用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空气有一定的质量。2.了解电子秤的使用方法,能用电子秤测量物体的质量。科学探究:1.基于已有经验,对空气是否有质量提出猜想。2.能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利用平衡尺证明空气有质量。3.在称量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学习准确称量。科学态度:1.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能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并意识到运用合适的工具可以更好的满足我们的需求。【教学重点】通过设计、操作实验和分析数据得出空气是否有质量的结论。【教学难点】能借助平衡尺动手操作来验证空气有质量。【教学准备】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教师材料:黑色塑料袋2个,打气筒一个,皮球一个,纸杯一个,电子秤一台,1立方分米立方体模型,课件,视频。学生材料:透明的塑料袋,石头、1升的矿泉水、气球,绳子,铁架台,木棍,打气筒、皮球、电子秤、记录表。教学过程:【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课,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喜欢玩跷跷板吗?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想和我们一起玩跷跷板,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儿童卡通片:小宝宝与小动物们玩跷跷板)师:兔宝贝也想玩,可小孩子不能把两个小动物跷起来,为什呢?生:两个小动物比小孩子重。师:加了一桶沙子就能把两个小动物跷起来了,说明沙子也有——生:重量师:你们有重量吗?(板书:重量)多重?师:噢,生活中我们常说的“重量”多少斤,多少千克,科学上应该说成“质量”(板书:质量)这两个量在科学上不是一回事。(播放视频:重量和质量)师:所以我们应该说沙子有质量。2.出示两个黑色塑料袋(其中一袋比较重,另一袋是空而鼓的),让个别学生尝试提一下,说说感受。猜猜塑料袋里是什么?打开看到重的塑料袋里是一个皮球,轻的塑料袋里空空的,引导说出里面有空气。师:刚才你的感觉是装有皮球的塑料袋比装有空气的塑料袋要重,说明皮球有——生:质量师:那空气呢?有质量吗?(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儿童卡通片引出生活中的“质量”一说,并规范成“质量”,同时故事情节渗透平衡的原理和方法,为后续平衡尺实验设计做铺垫。]二、用平衡尺来证实空气是有质量的。1.师:小朋友,你们觉得空气有质量吗?学生猜测,说说各自理由。2.师:你们能想到哪些方法来证明咱们的猜测呢?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学生想到的方法可能有:(1)拿个塑料袋装空气,然后用弹簧秤称(2)用塑料袋装了空气后感觉一下有没有质量(3)拿个塑料袋装空气,放在电子秤上,如果有显示读数就说明空气有质量等等)师:掂一掂空塑料袋和装满空气的塑料袋,说一说能否感知出空气是否质量?生……师:有什么更好办法证明空气有质量?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这样一个类似跷跷板的装置,叫平衡尺。(展示)老师在两边各挂了一个回形针。回形针上面做了一个钩子,可以用来挂东西。再挂上夹子。这个夹子可以加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