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9.1.1有序数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2.结合实例进一步体会有序数对的意义,并会用有序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3.通过有序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和抽象思维能力,并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问题中对位置的确定,体会有序数对的意义.进而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及根据有序数对找到它所表示的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2.锻炼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二、课型新授课2/13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2.能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也能根据有序数对找到它所表示的点。【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同一个点.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三角尺、直尺等.学生:三角尺、铅笔、练习本.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3/13小华母女俩周末去电影院看国产大片《流浪地球》,买了两张票去观看,座位号分别是7排5号和5排7号.怎样才能既快又准地找到座位?(二)探索新知1.出示课件4-9,探究有序数对的概念教师问:同学们都有去影剧院看电影的经历,你怎么找到自己的座位?学生答:根据入场卷上的“排数”和“号数”便可以准确地“对号入座”.教师问:在只有一层的电影院内,确定一个座位一般需要几个数据?学生答:两个数据:排数和号数.教师问:你若发现一本书某页有一处印刷错误,怎样告诉其他4/13同学这一处的位置?学生答:说明该页上“第几行”和“第几个字”,同学就可以快速找到错误的位置了.教师问:在一本书的一页内,确定一个字的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学生答:两个数据:行数和个数.教师问:如图是一个教室平面图,你能根据以下座位找到对应的同学参加数学问题讨论吗?(1,3),(4,2),(5,6),(4,5),(6,2),(2,4).5/13学生答:在教室里排数与列数的先后顺序没有约定的情况下,不能确定参加数学问题讨论的同学.教师问:假设在问题3中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你能在图中标出参加数学问题讨论的同学的座位吗?学生答:在问题3中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能在图中标出参加数学问题讨论的同学的座位.教师问:由上面可知,“第1列第3排”简记为(1,3)(约定列在前,排在后),那么“第3列第5排”能简记成什么?(6,7)表示的含义是什么?学生答:“第3列第5排”记为(3,5);(6,7)表示的含义是第6列第7排.6/13教师问:同样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2,4)和(4,2)在同一个位置吗?学生答:二者不在同一个位置.因为(2,4)表示第2列第4排,(4,2)表示第4列第2排.教师问:假设在问题3中约定“排数在前,列数在后”,你能在图中标出参加数学问题讨论的同学的座位吗?学生答:在问题3中约定“排数在前,列数在后”,能在图中标出参加数学问题讨论的同学的座位.教师讲解:上面的活动是通过像“第2列第4排、第5列第6排”这样含有两个数的表达方式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例如前边的表示列,后边的表示排,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所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教师问:现在给出班里一部分同学的姓名,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你能快速说出这些同学座位对应的有序数对吗?7/13学生答:现在给出班里一部分同学的姓名,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能快速说出这些同学座位对应的有序数对.教师问:如果约定“排数在前,列数在后”,刚才那些同学对应的有序数对会变化吗?学生答:如果约定“排数在前,列数在后”,刚才那些同学对应的有序数对有变化.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0)有序数对的概念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教师强调:(a,b)与(b,a)是两个不同的数据.考点1:利用有序数对确定位置“怪兽吃豆豆”是一种计算机游戏,图中的●标志表示“怪兽”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如果用(1,2)表示“怪兽”经过的第2个位置,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出图中“怪兽”经过的其他几个位置吗?8/13(出示课件11)师生共同讨论解答如下:解:如下图所示:方法总结: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