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专题02信息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年份卷别试题简析题材考点2024新高考Ⅰ卷政论文信息筛选整合、分析论证思路、理解概念、概括观点态度新高考Ⅱ卷时评理解运用图表、信息筛选整合、把握观点态度、归纳内容要点、探究并提出见解2023新课标Ⅱ卷政论、学术论文理解内容、分析论证、理解重要概念、把握观点态度天津卷时评信息筛选、比较辨析、合理推断北京卷学术论文分析论证方法、理解重要概念、信息筛选整合2022全国甲卷学术论文信息筛选整合、比较辨析全国乙卷科普文信息筛选整合、比较辨析、评价作者观点新高考Ⅰ卷学术论文理解内容、分析论证、探究并提出见解新高考Ⅱ卷学术论文理解内容、信息筛选整合、把握观点态度天津卷科普文理解内容、理解重要概念、合理推断北京卷学术论文理解重要概念、合理推断、把握观点态度、概括归纳要点2021新高考Ⅰ卷学术论文信息筛选整合、分析论证思路、探究并提出见解全国乙卷新闻信息筛选整合、比较辨析天津卷调查报告信息筛选整合、理解重要概念北京卷学术论文理解内容、理解重要概念、信息筛选整合2020新课标Ⅰ卷新闻信息筛选整合、归纳内容要点新课标Ⅱ卷政论文信息筛选整合、分析概括新高考Ⅰ卷学术论文信息筛选整合、理解重要概念、下定义、分析行文思路北京卷科普文信息筛选整合、理解重要概念、把握观点态度天津卷时评信息筛选整合、合理推断浙江卷学术论文理解重要概念、信息筛选整合命题趋势在理解内容、筛选整合信息的基础上,更加考查考生对文本中重要概念的理解,以及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并且呈现出强化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提出观点、见解的趋势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一、(2024·新高考Ⅰ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材料二: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