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专题15材料分析题汇编(中国史+世界史)1.(2024·安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汉时期西南部族分布示意图(局部)——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材料二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加强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公路交通建设,修筑了川滇东路、川滇西路、川中公路、川康公路和从重庆到汉中的汉渝公路。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后,国民政府规划建设西南地区公路网,旨在联通湘、粤、桂、川、贵、滇各省,至1941年底,新修筑公路累计达5000余公里。国际交通方面,在西南修建桂越、滇越、滇缅、中印等交通线路。——摘编自步平、王建朗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等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把发展民族地区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业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譬如,在公路建设方面,经过几年艰苦的修筑,世界闻名的康(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于1954年12月同时通车,“所有这些,都是西藏破天荒的大好事”。——摘编自瞿晓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研究》(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秦汉时期加强西南地区治理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地区公路建设的特点及其作用。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加强西南地区公路建设的意义。结合材料一、二、三,说明交通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关系。【答案】(1)措施:修建道路;设置郡县;划分不同的生产生活区;因地制宜,因俗而治。(2)特点:道路建设与长期抗战相结合(或道路建设服务于抗战);以重庆为中心,辐射西南地区;政府主导;打通国际国内交通线;覆盖面广,里程较长。作用:坚定了抗战胜利的信心;利于战时物资流动;便于获得国际援助;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3)意义:形成了基本的交通网络;有利于加强民族交融;方便民众,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西南地区发展;加强边防,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时期的中国。根据图片“秦汉时期西南部族分布示意图(局部)”中,特别注意地图的图标,有汉代郡制,如益州郡等、古代交通道路、农业部落和畜牧业部落等,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修建道路,设置郡县,划分不同的生产生活区,因地制宜,因俗而治。(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特点:根据材料“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加强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公路交通建设,修筑了川滇东路、川滇西路、川中公路、川康公路和从重庆到汉中的汉渝公路”“国际交通方面,在西南修建桂越、滇越、滇缅、中印等交通线路。”得出道路建设与长期抗战相结合(或道路建设服务于抗战),以重庆为中心,辐射西南地区打通国际国内交通线;根据材料“人民政府规划建设西南地区公路网,旨在联通湘、粤、桂、川、贵、滇各省,至1941年底,新修筑公路累计达5000余公里。”得出政府主导,覆盖面广,里程较长。作用:围绕抗战时期的道路建设从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国际影响等方面概括即可,如坚定了抗战胜利的信心;利于战时物资流动;便于获得国际援助;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3)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意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从交通、民族、经济、政治等方面概括即可,如形成了基本的交通网络;有利于加强民族交融;方便民众,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西南地区发展;加强边防,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关系:根据材料可知,交通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交通建设的支持;交通能力的提升助推国家治理交通的提高。因此交通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2024·辽宁·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公元前219年始,秦始皇数次东巡,“群臣诵功,请刻于石”,遂在泰山等地刻石勒铭。这些铭文叙述了秦始皇因六国“贪戾无厌,虐杀不已”,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