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1.【2023年辽宁卷】某工厂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已知焙烧后元素以价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焙烧”中产生B.滤渣的主要成分为C.滤液①中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D.淀粉水解液中的葡萄糖起还原作用【答案】B【解析】焙烧过程中铁、铬元素均被氧化,同时转化为对应钠盐,水浸时铁酸钠遇水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存在铬酸钠,与淀粉的水解产物葡萄糖发生氧化还原得到氢氧化铬沉淀。A.铁、铬氧化物与碳酸钠和氧气反应时生成对应的钠盐和二氧化碳,A正确;B.焙烧过程铁元素被氧化,滤渣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B错误;C.滤液①中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铁酸钠遇水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溶液显碱性,所以Cr元素主要存在形式为,C正确;D.由分析知淀粉水解液中的葡萄糖起还原作用,D正确;故选B。2.【2022年山东卷】高压氢还原法可直接从溶液中提取金属粉。以硫化铜精矿(含Zn、Fe元素的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Cu粉的工艺流程如下,可能用到的数据见下表。开始沉淀pH1.94.26.2沉淀完全pH3.26.78.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专题22金有的工流程属关艺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A.固体X主要成分是和S;金属M为ZnB.浸取时,增大压强可促进金属离子浸出C.中和调pH的范围为3.2~4.2D.还原时,增大溶液酸度有利于Cu的生成【答案】D【解析】CuS精矿(含有杂质Zn、Fe元素)在高压O2作用下,用硫酸溶液浸取,CuS反应产生为CuSO4、S、H2O,Fe2+被氧化为Fe3+,然后加入NH3调节溶液pH,使Fe3+形成Fe(OH)3沉淀,而Cu2+、Zn2+仍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有S、Fe(OH)3;滤液中含有Cu2+、Zn2+;然后向滤液中通入高压H2,根据元素活动性:Zn>H>Cu,Cu2+被还原为Cu单质,通过过滤分离出来;而Zn2+仍然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再经一系列处理可得到Zn单质。A.经过上述分析可知固体X主要成分是S、Fe(OH)3,金属M为Zn,A正确;B.CuS难溶于硫酸,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uS(s)Cu2+(aq)+S2-(aq),增大O2的浓度,可以反应消耗S2-,使之转化为S,从而使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从而可促进金属离子的浸取,B正确;C.根据流程图可知:用NH3调节溶液pH时,要使Fe3+转化为沉淀,而Cu2+、Zn2+仍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结合离子沉淀的pH范围,可知中和时应该调节溶液pH范围为3.2~4.2,C正确;D.在用H2还原Cu2+变为Cu单质时,H2失去电子被氧化为H+,与溶液中OH-结合形成H2O,若还原时增大溶液的酸度,c(H+)增大,不利于H2失去电子还原Cu单质,因此不利于Cu的生成,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3.【2022年福建卷】用铬铁合金(含少量单质)生产硫酸铬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浸出”产生的气体含有B.“除杂”的目的是除去元素C.流程中未产生六价铬化合物D.“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答案】D【解析】由流程可知,加入稀硫酸溶解,生成气体为氢气,溶液中含加入Na2S分离出滤渣1含CoS和NiS,不会沉淀,再加入草酸除铁生成FeC2O4,过滤分离出硫酸铬,以此来解答。A.四种金属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A正确;B.共有四种金属,由流程可知,沉铁后分离出硫酸铬,则“除杂"的目的是除去Ni、Co元素,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流程中未产生六价铬化合物,C正确;D.“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FeC2O4,D错误;故本题选D。4.(2021·福建真题)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下: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FeSO4的分解产物X为FeOB.本流程涉及复分解反应C.HNO3的沸点比H2SO4的低D.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答案】A【解析】A.据图可知FeSO4分解时生成SO2和SO3,部分S元素被还原,则Fe元素应被氧化,X为Fe2O3,A错误;B.H2SO4与KNO3在蒸馏条件下生成HNO3和K2SO4,为复分解反应,B正确;C.H2SO4与KNO3混合后,蒸馏过程中生成HNO3,说明HNO3的沸点比H2SO4的低,C正确;D.硫酸、硝酸均可以和铁反应,所以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