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专题15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2024·浙江1月)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3处采样点的土壤剖面(0-80厘米)示意图。完成问题。1.(土壤剖面/中国区域差异)甲、乙、丙最可能分别位于()A.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南丘陵B.东南丘陵、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C.青藏高原、东南丘陵、内蒙古高原D.东南丘陵、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答案】1.A【解析】1.读图可知,甲缺失腐殖质层、淋溶层和淀积层,应位于气候高寒,降水较少的青藏高原;乙腐殖质层最厚,土壤十分肥沃,应位于草类茂盛的内蒙古高原;丙有较厚的淋溶层,应位于降水较多的东南丘陵。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24·广东)峡湾是冰川U形谷后期被海水淹没而形成的槽形谷。极地气候峡湾几乎常被海冰或冰川覆盖。而温带气候峡湾全年几乎没有海冰覆盖。如图示意在北半球发育极地气候峡湾的甲地和发育温带气候峡湾的乙地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世界的气候)与甲地对比,温带气候峡湾在乙地发育的主要原因是乙地()A.冬季白昼的时长更长B.受到了暖流增温影响C.经历了更强的构造运动D.海平面上升的幅度更大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答案】2.B【解析】2.乙地位于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的影响,海水温度较高,几乎没有海冰覆盖,B正确;乙地纬度略高于甲地,冬季白昼的时长更短,A错误;构造运动强弱没有信息显示,且海冰主要与水温、气温有关,而不是构造运动,C错误;同位于大西洋高纬度,海平面上升幅度没有差别,D错误。故选B。(2024·山东)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海水性质、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远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陆地影响较小。如图示意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南亚/季风气候)下列月份中,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的是()A.1月B.4月C.7月D.10月4.(南亚/季风洋流/影响海水性质的因素)与7—8月相比,12月至次年1月N区域海水盐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蒸发B.降水C.径流D.洋流【答案】3.C4.D【解析】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M区域位于北印度洋海域,夏季该地盛行西南季风,该海域为离岸风,形成离岸流,底层营养盐类上泛,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浮游生物密度较高,7月为北半球夏季,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C正确;1月、4月、10月该海域上升流不强,营养物质较少,浮游生物密度较小,ABD错误。所以选C。4.根据图示信息可知,N区域纬度位置较低,附近陆地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气温和降水季节差异不大,蒸发量季节差异也不大,不是影响盐度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AB错误;N区域附近岛屿较小,且N海域离陆地较远,径流补给量较小且季节变化不大,C错误;7-8月孟加拉湾沿岸降水多,入海径流量大,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将孟加拉湾北部盐度较低的海水带到N海域,而12月-次年1月,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N海域受孟加拉湾北部低盐度海水的影响小,故N海域12月-次年1月盐度较高,D正确。所以选D。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4·黑龙江牡丹江·模拟预测)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高于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这样,各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共同的温度标准。可见,同一地点,四季必然长短不一;不同地点,同一季节并非同时始终。而且,并非到处都有四季。读我国部分区域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显示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中入春日期最接近的是()A.兰州与西安B.呼和浩特与银川C.济南与太原D.天津与石家庄2.甲区域入春日期早于同纬度东部地区,主要是因为甲区域()A.距海远,海拔低,风力小B.地势平坦,空气质量优良C.地形封闭,云量小,日照强D.植被覆盖度低,昼夜温差小3.乙区域在7月的候温应()A.低于10℃B.为12℃左右C.接近15℃D.为16~22℃【答案】1.D2.C3.A【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兰州入春日期为5月1日到5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