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试卷总评】2013年普通高考安徽卷语文科目的试题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符合《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的要求。与往年试题相比,具有鲜明特色。一、稳中有变本套试题难度适中,稳中有变。今年高考语文试卷从结构和分值上看,与往年没有大的变化,第Ⅰ卷仍然为阅读题,66分,第Ⅱ卷表达题,84分,总分150分。从考点和题型上看,也基本延续了2012年的试题模式,如第一大题考论述类文本,题目的设计也与2012年基本相同,涉及结构思路、信息整合,将理解词语改为理解句子;文言文的考查依然是实词、虚词、信息整合、翻译句子等;语用题中,同往年一样考查了压缩、连贯、得体等考点;名句题依然二选一,其中一题是考查一篇默写等等,这些都保证了试题的相对稳定。但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今年的试卷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亮点。论述类文本选择了爱因斯坦的论文,在文言文选材上,将《说苑》与《史记》对比阅读。诗歌选择了韦应物和赵秉文的和诗对比阅读;词语纯考成语,不再间杂词语;作文采用名人名言作材料,语用题进行了创新,将压缩、连贯、得体与设置展板、欣赏书法、劝导交通等日常应用场景密切联系,设题新颖,令人耳目一新,体现了今年语文试题的鲜明变化,有利于进一步引导课程改革和中学语文教学。今年高考语文试题在贴近考生实际的同时,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既有国际视野,又有地域色彩。试题首先在材料的选取上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涉及到了幸福感、舌尖上的中国、心理健康、航母、留守儿童、城镇化等热点话题,材料新颖,时代性极强。论述文选择爱因斯坦论文,以科学的角度看伦理学,沟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具有国际视野,文学作品描写桐庐,富有地方特色。试卷中体现出的这些特色,有助于引导考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不断关注社会,关注时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二、注重应用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语文试题要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因此,今年语文试题十分注重对考生语文基础知识应用方面的考查。在语文基础知识题中,选用的试题材料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不陌生、不冷僻、不刁钻,是考生应该掌握的。如字形重点考查了协奏曲、休止符、俱乐部、脚本、惠民工程、几率、气垫船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成语、语病涉及幸福感、舌尖上的中国、心理健康、航母、留守儿童、城镇化等热点话题。这些词语都在考生平时学习的范围内,这样的题目可以有效地考查考生语文基础知识水平,也有利于引导考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第三大题文言文实词考查了“亲戚”“反覆”“由”的词义,虚词考查了“因”“而”“乃”“所”的意义和用法,这些考点都在《考试说明》的要求范围之内,都是考生比较熟悉的。名篇名句的默写部分,取材课内,突出了名篇中名句的特点,没有考查今年考试说明新增的篇目,可以引导考生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古代优秀诗文的阅读范围。在语用题中,同往年一样考查了压缩、连贯、得体等考点,应用生活化场景,考查了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基本能力,有利于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也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三、考查学生思辨思维展开今年的语文试卷,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思辨气息。如论述文本阅读分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异同,文言文阅读两段文言材料对照阅读,诗歌鉴赏原诗与和诗中情感、修辞的异同,文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学作品阅读中由齐白石的见识与胆魄谈作者的见识与胆魄,作文中的为什么能与不能,都强调思辨,属于思辨性的题目,有助于提升考生的思辨能力。今年的作文题选择了萧伯纳的一句名言,有较好的区分度,可以拉开考生间作文得分的差距。这段材料可以理解为人们对现实的世界存在探索精神,但年轻人更应该要有梦想和希望,生活的意义实际在于为目标而奋斗、为梦想全力以赴的过程。关键在于选好角度。在当下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年轻人比较容易迷茫和困惑,这个作文题的现实意义非常好。综观今年高考语文安徽卷,...